课程的特色与风格

课程的特色与风格

ID:16206356

大小:21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08

课程的特色与风格_第1页
课程的特色与风格_第2页
课程的特色与风格_第3页
课程的特色与风格_第4页
课程的特色与风格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的特色与风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的特色与风格一、注重建设高水平、立体化教材  教材建设始终贯穿具有一定学术性和相当首创性进行建设1.以现代观念和观点为纲,贯穿教材建设始终教材第一版是以控制理论与控制系统相结合为基本原则,应用自动控制理论解决运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改变原苏联课程单纯罗列各种控制系统的方法。在设计方法上,以经典控制理论为基础,发展了实用价值很高的工程设计方法。教材第二版从直流调速扩展至交流调速,增加由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功率变换器及PWM技术第三版教材《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动控制系统》总结、汲取了廿多年间全国使用原教材的经验和成果,并将最近十多年来电力电子学、交流电机变

2、速传动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的最新成就融和贯通全书。书中,科学地概括了现代电力拖动自动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分析、研究方法和工程技术设计应用问题,经心安排的内容重点放在基本理论、控制规律和分析研究方法上,又非常注重学生实际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2.充分考虑当前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全新观念组织教材内容教材注重以电力拖动控制规律为主线,由简入繁、由物理概念到数学表述、由从模拟控制到数学控制、由相控到高频PWM控制、先直流再交流传动控制,依次分析、论述电力传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各种特性。书中凡涉及到介绍本专业领域中复杂问题或有重大应用前景的问题时,给出明确

3、的物理概念并启发学生的思路。教材将控制理论与实际工程系统的分析、设计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书中总结归纳的工程设计方法如各类调节器的设计、多环变速传动系统的设计等比国外书刊上现今推荐的同类方法更清晰、简明、实用、有效、有创造性。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善多媒体课件制作 长期以来,靠黑板来学习运动控制系统,学生难以理解,尤其对动态过程更难以理解,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形象描述动态的运动过程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实现知识的积累。本课程目标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建设来实现动态形象教学目的。二、把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作为长期的工作目标多年来我们注意培养结构合理,具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师资队

4、伍。主讲教师中两位教师已具有博士学位,两位教师即将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主讲教师都长期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现代控制理论及方法在电力拖动系统中的应用、计算机数字控制、计算机数字仿真及辅助设计等方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本专业国内著名专家陈伯时教授在课程建设方面和队伍建设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继续指导以后的工作。三、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进行精心组织与建设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规律的科学性与讲课的艺术性相结合,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生气。结

5、合本课程的特点,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采用电子课件和课堂板书相结合的方法,使教学资料更详实,内容更丰满,并逐步加大电子课件的比重,使学生适应现代教学方式。2.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虚拟课堂,进行网上自测、网上答疑和BBS论谈,便于学生进行预习、复习和自学。3.实验课以学生自我动手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方式,要求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对实验内容作必要的分析与设计,以实验验证理论分析与设计结果。根据实验室设备和人员条件,逐步建立开放性实验室。4.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始终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注重课堂理论教学,也充分重

6、视实验环节,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动手能力。在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制定时,综合考虑相关课程的协调与配合。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该课程起源于1951年学习前苏联教学计划中的《电力拖动自动控制》课程,课中讲授各种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并定性地描述系统的性能,关于系统稳定性和动态性能的理论与设计方法则在《自动控制原理》课中讲授,在教学环节中,控制理论和控制系统实际是脱节的。陈伯时教授在清华大学时曾调查过多届毕业生,都反应“控制理论不会用”或“控制理论不好用”。于是,在1981年主编本课程教材第1版时(当时书名为《自动控制系统》,内容仅覆盖直流调速系统和随动系统),即以控制

7、理论与控制系统相结合为基本原则,应用自动控制理论解决运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改变原苏联课程单纯罗列各种控制系统的方法,以控制规律为主线,由简入繁、由低及高地循序渐进,论述控制系统的静、动态性能。在设计方法上,以经典控制理论为基础,发展了实用价值很高的工程设计方法,已在多处工程设计和调试中应用证明是有效的,这是对本课程的一次重大改革。全国设有工业自动化或相近专业的高校普遍使用了这本教材,当年召开了全国各校主讲教师近200人参加的教材与教学研讨会,反响很大。与此同时,以本校(上海工业大学)夏新顺教授(现已退休)等为主,联合上海同济大学、上海业余工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