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

ID:16208200

大小:146.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8-08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_第1页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_第2页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_第3页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_第4页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单位名称:36公共场所卫生档案资料目录1、卫生许可证复印件。(正本须悬挂于大堂醒目位置)2、场所平面图,标明各卫生设施位置(消毒间、工作间、更衣室等)。3、单位卫生管理组织机构。4、员工名单,健康证办理情况及禁忌症调离资料。5、卫生知识培训相关资料(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参加人员及考卷)。6、场所各部门、相关岗位卫生管理制度:l从业人员体检、卫生知识培训卫生管理制度。l公共卫生区域保洁卫生管理制度(保洁区域、频次、要求,空调出风口滤网每周至少清理一次)。l杯具洗消间卫生管理制度。l布草清洗间卫生管理制度(布草送交专业洗涤公司清洗的必须提供有效的布草

2、外洗合同)。l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l场所卫生设施(消毒柜、空调、冰柜、制冰机)日常保养及定期维护制度。7、日常卫生工作操作程序:l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操作程序。l洗消间杯具清洗消毒操作程序。l布草去污、清洗消毒操作程序。8、场所内消毒记录。(客用品以往消毒记录应充实在档案中)。9、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及应急预案。10、化妆品及相关产品索证制度。11、单位每周卫生检查记录,奖惩登记情况。12、卫生许可证年度审验的相关资料(非产品样品采样记录、检验报告单、现场监测结果评价单)。13、单位对卫生监督部门检查中指出存在的问题的整改情况及报告。14、卫生监督部门

3、下发的文件、通知,日常监督制作的执法文书、行政处罚文书。36《卫生许可证》复印件粘贴处36场所布局图、平面图(标明消毒间、工作间位置)36卫生管理机构图36职责(卫生管理部门的成员或卫生管理员)1、制订从业人员卫生培训教育计划和考核办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卫生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卫生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的培训学习和考核。2、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负责提出将患有有碍公众健康的从业人员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岗位的意见。3、制定卫生管理制度、卫生责任制度和卫生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4、督促本场所经营

4、者、从业人员严格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时办理有关卫生证件、证明,依法从事经营活动。5、配合卫生执法人员对本场所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负责建立本场所卫生管理档案。6、参与保证卫生安全的其他管理工作。36员工花名册及体检情况表序号姓名性别年龄职务有无健康证到期日1234567891036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五病”调离制度一、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二、新参加公共场所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检查合格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三、凡患有痢疾、伤寒、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

5、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患者必须立即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治愈后方可恢复从事原工作;四、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调离人员健康情况必须全程监护,了解病情状况;五、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通报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调离人员基本情况;六、建立健全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调离人员健康档案;七、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单位对其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做到专人负责,统筹管理。36从业人员调离记录要点:调离时间、人物、疾病、从事何种岗位、调回时间、经办人等要素序号调离日期调离人员原岗位何种疾病现岗位经办人12345678936从业人员培训制度要点:(一)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后方

6、可上岗。(一)从业人员应当完成规定学时的卫生知识培训,掌握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卫生操作技能等。(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每两年进行一次。(三)从业人员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36培训考核记录要点:培训时间、地点、主讲人、培训内容,参加人数。应有签到表、照片、讲义、试卷等材料。序号日期地点培训内容人数主讲人有无相关材料经办人12345678936公共卫生区域保洁卫生管理制度(保洁区域、频次、要求,空调出风口滤网每周至少清理一次)36消毒间卫生管理制度要点:(一)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二)供顾客

7、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三)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使用化学消毒的场所应严格按照消毒剂说明书比例配制消毒液,并有相应量具。(四)清洗饮具、盆桶、拖鞋的设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五)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六)洁净物品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存放杂物。  各类公共用品用具更换、清洗、消毒、保洁工作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