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与经营模式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与经营模式

ID:16212574

大小:12.51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8-08-08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与经营模式_第1页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与经营模式_第2页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与经营模式_第3页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与经营模式_第4页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与经营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与经营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与模式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2012.5『2012年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论坛』演讲者单位介绍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作为一个全国性旅游人才研发机构,主要职能:研究中国旅游人才需求特征与发展规律,为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事业单位提供旅游人才的规划编制和政策咨询服务;建立国家旅游人才信息库和国家旅游人才信息网,定期发布全国旅游人才供需信息,为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事业单位提供旅游人才信息服务;承担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高层次旅游人才开发与培训工作。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和模式研究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21世纪是

2、以健康、放松为主要目和特征的休闲度假旅游时代。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草原旅游资源丰富,其草原旅游自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目前在国内和东亚具有一定知名度,已经树立了草原旅游的品牌和形象。但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旅游总体上仍处于观光旅游发展阶段,没有很好地充分地考虑现势的国民休闲度假新需求,草原旅游产业发展方向亟待进行调整、提升。内蒙古拥有草原和高原的自然优势,同时又具有多民族的文化优势,开发高品质草原度假旅游产品,建设草原避暑度假目的地是内蒙古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前言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和模式研究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一)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一、内蒙古草原旅游现状和问题1、

3、草原生态环境脆弱,草地资源严重退化草原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小,直接造成旅游环境容量有限,这就限制了草原旅游不能走大众观光旅游线路。内蒙古至今还保留着传统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一味追求短期的利益,导致草地资源严重退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根据国家环保局统计资料:我国草原90%以上处于不同程度退化之中,内蒙古自治区退化草原面积已占自治区草原面积31.77%。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和模式研究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一)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一、内蒙古草原旅游现状和问题2、旅游活动对草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草原各项旅游活动的开展,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随游客数量增加而增加。草原旅游发展对草原旅

4、游地及其中的植物、动物产生干扰和胁迫。草原旅游的负面影响威胁了草原动物的生存环境。其次,旅游生产、旅游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旅游者带入固体废弃物,严重污染草原环境。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和模式研究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一、内蒙古草原旅游现状和问题总之,不恰当的旅游生产活动和旅游者行为,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主要是地貌、土壤、植被、水体、大气和动物)产生了破坏或构成了威胁,出现了地貌破坏、水体富营养化、大气质量下降,表土变薄,土壤板结,植物损伤等生态环境退化或破坏现象,进而使草原旅游区整体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环境和景观价值。(一)草原生态环境问题

5、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和模式研究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二)草原旅游产品问题一、内蒙古草原旅游现状和问题1、产品类型单一,内容不丰富,文化挖掘浅,吸引层次偏低目前,内蒙古草原旅游产品较为单一、产品体系不丰富、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吸引层次偏低。依托草原生态旅游资源、民族文化开发的草原旅游产品大多为草场观光、民族风情观光,但草原旅游资源与旅游文化的开发深度和广度不够,草原旅游产品出现大区域的同质化,缺乏明显的特色和突出的优势。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档次低,活动内容不丰富,文化含量少,民族特色简单雷同,旅游产品内容显得单调,结构单一,缺乏层次感,地域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

6、径和模式研究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二)草原旅游产品问题一、内蒙古草原旅游现状和问题2、开发方式简单,以观光为主,活动内容雷同,接待档次偏低主要是因为:各地、各景区(点)各自为政,以资源为导向展开,忽略了游客深层次需求,忽略了区域草原旅游开发的整体性,没有分级、分类进行,致使草原旅游产品组合开发处于低水平状态。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有一定知名度的景点和线路还不是很多,草原旅游资源也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旅游产业化不够,没有形成旅游龙头企业。致使旅游市场企业行为少,政府行为多,接待型旅游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旅游市场营销的手段较少,能力较弱,旅游季节性影响相对较大,旅游对外宣传力度不大,缺

7、少地区整体形象和旅游产品品牌效应。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路径和模式研究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研究院(三)旅游开发模式问题一、内蒙古草原旅游现状和问题不同的旅游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未来旅游发展方向、旅游收益率和环保目标等。目前共有两种大类的旅游发展方式即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方式的特点是:短时期内人流量大,形成规模化发展;停留时间短,一般1-2天;旅游附加值低,主要靠门票经济,旅游产业不能充分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集中式破坏。休闲度假方式的特点是:长期、均衡发展,人流量分散在各个季节和月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