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运动生理 湖北中医药大学

脊柱运动生理 湖北中医药大学

ID:16219789

大小:1.89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8-08-08

脊柱运动生理 湖北中医药大学_第1页
脊柱运动生理 湖北中医药大学_第2页
脊柱运动生理 湖北中医药大学_第3页
脊柱运动生理 湖北中医药大学_第4页
脊柱运动生理 湖北中医药大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脊柱运动生理 湖北中医药大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脊柱运动生理《中医整脊学》课件湖北中医药大学推拿教研室推拿系列多媒体课件之脊柱是人体一条稳定的主轴,它必须协调两个相矛盾的力学要求:坚固性和弹性,此要求正是通过其帆缰结构的形式来实现的。整条脊柱犹如船的桅樯竖立在骨盆上,上面顶着头颅,在肩部水平横架着帆桁般的肩胛骨,诸多椎体依靠椎间盘架叠成竹节样结构,并由诸肌肉和韧带紧系着,成为脊柱的弹性基础。在维持着其坚固性的同时,有关肌肉也可改变诸椎体的连系状态。整条脊柱由于需要适应人体复杂的运动形式要求,而形成了“S”形结构,颈、胸、腰、骶4段脊柱也因其相应

2、的活动要求,不但具备各具特征的解剖结构,同时也具有不同的运动生理特点。一、上颈椎运动生理和临床意义1.枕寰枢复合关节的屈伸运动(1)寰枕关节的屈伸运动:当头颈开始前屈时(即点头运动),枕骨髁逐渐在寰椎侧块上向后上方进行旋转,同时枕骨后下缘与寰椎后弓的距离越来越远;随着寰枕后膜越来越高的牵拉张力,带动寰枢后弓向上移动,使寰枢关节也逐渐前屈。寰枕关节的后伸运动(即仰头运动)则正好相反,枕骨髁逐渐在寰椎侧块上向前上方进行旋转,同时枕骨前下缘与寰椎前弓的距离越来越远;并随着寰枕前膜和前纵韧带越来越高的牵拉

3、张力,带动寰枢后弓向上移动,使寰枢关节也逐渐后伸。(2)寰枢关节的屈伸运动:寰枢关节屈伸运动时,受到寰椎横韧带对齿突的约束作用影响。当寰枢关节前屈时,寰椎前弓沿着齿突前弧向下滑动,同时寰椎横韧带则沿着齿突的后弧向上滑动,后伸时则反向移动。作为寰齿关节这一运动方式的空间共轭运动结果,寰椎侧块下关节面在枢椎上关节突关节面上的运动类似与股骨髁在胫骨平台上的运动形式,既有滚动,又有滑动。(3)临床意义:颈椎的后伸,引起寰枕后间隙的减小。由于寰枕后膜在结构上的特殊性,寰枕关节后伸可造成寰枕后膜对椎动脉产生切

4、割挤压,引起椎动脉枕段压迫。若患者寰椎后弓上面存在椎动脉沟环时,这一椎动脉机械性压迫更为严重,是颈椎后伸时姿势性眩晕发作的重要机制之一。颈椎前屈时,寰椎相对枢椎齿突前移,对寰椎十字韧带产生强烈的推挤牵拉。若手法中用力不当或幅度过大,可能使寰椎十字韧带撕裂,齿突失去约束稳定因素而相对寰椎后移,造成脊髓及延髓压迫,导致突然死亡或高位截瘫。2.枕寰枢复合关节的侧屈运动(1)侧屈运动:侧屈运动只发生于寰枕关节。由于寰枢后关节特定的外“八”字形骨性解剖结构,当头颈进行侧屈运动时,寰枢关节并不出现明显的侧屈移

5、动。寰枕关节的侧屈的运动幅度仅为30度,其限制因素是对侧的寰枕关节侧副韧带及齿突顶韧带和翼状韧带。这些韧带迅速增高的张力使枕骨髁在远离齿突时即停止了向内滑动,以免造成对高位脊髓产生挤压,随后同侧寰枕侧副韧带和对侧齿突翼状韧带的紧张,牵拉同侧枕骨髁向前滑动2~3mm,出现向对侧侧屈的共轭运动。(2)临床意义:枕寰枢复合关节侧屈运动的临床意义较轻微,一般以引起寰椎侧向错位交锁,出现头痛眩晕等慢性症状为主。3.枕寰枢复合关节的旋转运动枕寰枢复合关节的旋转运动主要发生在寰枢关节,单一寰枢关节可产生47度旋

6、转幅度,几乎占整个颈椎旋转幅度的一半。当头颈开始向左侧旋转时,齿突作为轴心保持不动,而由寰椎前弓和横韧带组成的骨纤维性外环则环绕齿突作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寰椎左侧侧块后移而右侧侧块前移,使左侧关节囊松弛而右侧关节囊紧张。由于枢椎上关节突的关节面在前后向上隆凸,因而寰枢后关节的旋转移动并不是在平面上进行的,而是在一个前后低而中心高的曲面上进行的,当寰椎从其中立位旋转到极限位时,寰椎侧块下关节面将向后下降2—3mm。从这一过程分析可以看出,寰枢椎之间的旋转运动轨迹呈一螺旋型。(1)寰枕关节的旋转运动:

7、寰枕关节的旋转运动可看作是寰枢节段旋转运动的延续,当寰椎向左转动到极限位后,若旋转动力较大,头颈运动的惯性必然驱使枕骨髁在寰椎上关节面上继续向左旋转运动。然而,由于寰枕侧副韧带的存在,发生在寰枕节段的旋转运动就不象寰枢关节那样单纯了。仍以头颈向左旋转为例,左侧枕骨髁在寰椎侧块上向后滑动,而右侧枕骨髁则向前滑动,由此引起右侧寰枕侧副韧带和齿突翼状韧带的紧张,牵拉右侧枕骨髁向内侧滑动2~3mm,出现向右侧侧屈的共轭运动。(2)临床意义:寰枢关节旋转时,影响最大的是椎动脉。旋转侧的寰椎侧块相对枢椎横突向

8、后运动,对侧的寰椎侧块相对枢椎横突向前运动,造成对侧椎动脉上段的机械压迫。因椎动脉从枢椎横突孔到进入枕骨大孔的狭小区间内存在连续的多个弯曲,椎动脉上段受牵拉后必然造成管腔的塌陷。故颈椎旋转一旦超过45度后,其对侧椎动脉血流逐渐减少,直至完全阻断。幸运的是,椎----基底动脉具有完善的侧支循环代偿能力,在两侧椎动脉管径正常的情况下,一侧血流阻断并不会造成急性脑缺血。而在椎动脉本身或动脉周围已经存在病变的情况下,如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瘤、第5第6颈椎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对椎动脉行程压迫等,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