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概念、构成要素与教育改革

教育概念、构成要素与教育改革

ID:16228487

大小:150.0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8-08-08

教育概念、构成要素与教育改革_第1页
教育概念、构成要素与教育改革_第2页
教育概念、构成要素与教育改革_第3页
教育概念、构成要素与教育改革_第4页
教育概念、构成要素与教育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概念、构成要素与教育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学金美福专题一教育的认识一、教育定义问题的提出二、教育定义的演变与教育实践三、教育定义解析四、教育概念运用的原则主要参考文献1.项贤明著《泛教育论》2.[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4.陈桂生著《教育原理》(第二版)5.张东娇著《教育沟通论》6.胡德海著《教育学原理》7.金一鸣著《教育原理》8.柳海民著《教育原理》9.杨兆山主编《教育学——培养人的科学与艺术》课后思考题1.不同教育定义分析2.德国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提出的运用教育概念的基本原则,揭示了人类教育

2、的哪些特征?3.教育概念的坍缩对教育实践的现实影响教育是什么1、“教育之定义,有广、狭两种:从广义而言,凡足以影响人类身心之种种活动,俱可称为教育;就狭义而言,则唯用一定方法以实现一定之改善目的者,是可称为教育。”《中国教育词典》,中华书局1928年发行,1940年第6版第642—643。2、“广而言之,凡足感化身心之影响,俱得云教育。只称其结果,不计其方法”;“狭而言之,则惟具有目的,出以一定方案者,始云教育。此中亦分二类:(1)对象及限期有定,其功效有可以明确表出者;(2)反是,前者指学校教育,后者指社会教育。”(《教育大辞书》,商务印书

3、馆1930年初版、1933年缩本初版第1014页。)教育是什么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表述:“本标准分类所指的‘教育’不是广义的一切教育活动,而是认为教育是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1976年)4、“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这个词有时还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词使用”《中国大百科全

4、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卷首第1页。教育是什么5、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王道俊主编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6、广义的教育是指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和形成人的思想品德的社会过程。广义的教育包括狭义教育。狭义的教育强调的是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影响这样一种社会过程。教育是什么7、教育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共同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开发、占有和消化人的发展资源,从而生成特定的、完整的、社会的个人之过程。(项贤明著《泛教育论》2000年9月山西教育出版社。)8、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

5、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2002年)教育是什么9、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互相影响,并应指向双方共同成长的活动。(张东姣《教育沟通论》,2003年山西教育出版社)10、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版,2003年12月第13次印刷)教育是什么11、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著《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所谓教育,就是人们尝试持续在任何一方面改善他人心理素质结构,或者保留其心理

6、素质结构中有价值的部分,或者避免不良心理素质形成的行动。简洁表达式:教育是人们尝试在任何一方面提升他人人格的行动。教育是什么陈桂生对教育概念的探讨:就“教育”概念的内涵来说,它至少有三义:第一义,为本义,指“善”的影响,使人善良;第二义,指使个人完善发展,为教育的转义;第三义,指使个人成为完善发展的社会人,为第二义的转义。表明教育本来同道德同源,在其演变过程中,才逐渐同道德分离,但又未完全摆脱道德的影响。教育内涵的演变,显示出教育的进步;不过,其转义的发生,并不意味着其本意的消失。忽视教育的本义,意味着教育的无效与倒退。教育是什么——项贤明对

7、教育的理解传统教育理论对“教育”概念的界定,无论广义还是狭义,都把教育看作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从而使其思想和行为都发生变化的活动。由于传统教育理论对教育概念的这种狭隘理解,在人们的教育观念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个“工业隐喻”,把教育过程解释为一部分人改造另一部分人的过程。譬如:把学校比喻成“人才工厂”,把学生比作“教育的产品”的,都直接表现了这个“工厂隐喻”。泛教育理论提出这样一个新的教育定义,正是要破除“工业隐喻”,从生命生长的角度对教育概念作出全面的解释。传统教育理论对教育概念的狭隘理解不仅导致了教育概念的坍缩,更重要的是导致了教

8、育与人的社会生活的脱节。教育是什么——项贤明对教育的理解传统教育理论把教育理解为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而不是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它不是把教育现象从社会生活中透析出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