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苏科版)

ID:16232471

大小:2.40 MB

页数:102页

时间:2018-08-08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苏科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苏科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苏科版)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苏科版)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苏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苏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体的质量》教学内容教材版本苏科版教学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知识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怎样换算。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点。3)会调节托盘天平的平衡,会对天平测量结果准确读数。4)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的大小,培养估测能力;会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教学重点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2)通过比较物体质量的多少,让学生学会比较的思维方法。教学难点1)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他人协作精神教学准备天平教学过程修注栏教师活动

2、学生活动点评导课: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我们周围的所有物体,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还有什么不同之处?(本节导图)围绕质量的概念,让学生多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归纳出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符号教师作介绍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先讲授,后练习)建立质量单位的大小的具体体验,一只苹果质量约0.15kg,一只大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举例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作回忆,接触过的有哪些?学生板演学生当堂练习学生学会了“比较”的思维方式,同时采用了讨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放开了巩固已学过的单位换算公鸡质量约2.5--3kg质量

3、的测量工具(重点介绍托盘天平)结合实物讲授天平的结构、使用方法、使用注意点。介绍日常生活中质量的其它测量工具(可利用实物或实物投影仪)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6.1归纳分析探究结果小结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实验室面对天平学习练习天平的调节方法、游码的读数方法分组讨论图6-2的问题利用托盘平天进行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及地理位置的变化与物体质量大小的关系完成课本P4的填空部分帮助学生建立质量单位大小的具体体验更直观明了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物体的质量》教学内容教材版本苏科版教学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课型新授教学

4、目标1、学会使用天平及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2、通过活动学会测量微小物体的质量,领会误差的含义;学会根据实验原理设计测量步骤。教学重点1、树立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2、通过自己设计天平,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感受中华民族伟大的古代文明。教学难点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教学准备托盘天平、大头针、烧杯、水教学过程修注栏导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什么叫质量?物理实验中称物体质量常用的工具是什么?2.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要进行哪些调节?怎么调节?3.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被测物体放在哪一盘上?砝码放在哪一盘上?4.一般按什么顺序加减砝码?在什么情况下

5、移动游码?5.怎样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数。7.怎样确定天平的最大称量值?8.使用天平时要注意哪几个问题?⑴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⑵调天平横梁平衡,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中线处或指针在中线处左右摆动的刻度相等为止。⑴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后,接从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⑵增加一个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边,而减少一个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边,此时不加砝码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⑴根据天平底座上的铭牌的标称确定。⑵根据天平配套的砝码的总

6、质量数及标尺示数估计。学会如果调节天平学会如果使用天平二、实验活动: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导学过程1.阅读实验要求。2.讨论:小男孩和小女孩哪个方法正确?为什么?3.了解实验的目的、器材。4.设计实验步骤。5.设计实验记录表格。6.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师检查、指导。7.各组交流实验数据。如果偏差较大,要分析原因。8.讨论:怎样测量一个微小物体的质量?以前哪些实验用过同样的方法?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也要用这种方法?1、阅读。2、学生讨论。3、检查器材。4、设计实验步骤。5、设计表格。序号数量总质量单个质量11210032006、实际操作。7、讨论。师不急于评价,让学生自己去

7、体验。在实际操作中巩固使用天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检查、纠正。前后知识联系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三、实验活动:测量水的质量1、估测烧杯内水的质量,记录下来。2、设计实验步骤3、比较不同的实验方案,找出缺点,指出测量值偏大还是偏小。A.先测烧杯和水的质量,再测烧杯的质量。B.先测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水的质量。1、讨论:测液体质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2、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6、整理器材。1、先估测,后测量。2、方案A的缺陷:水不易倒干净,测量值偏小。3、实际操作4、整理器材对质量单位的大小产生感性认识,培养估测能力。培养爱护公物的好习惯四、生活、物理、社会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