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学段练习

高二第一学段练习

ID:16236595

大小:11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8

高二第一学段练习_第1页
高二第一学段练习_第2页
高二第一学段练习_第3页
高二第一学段练习_第4页
高二第一学段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第一学段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学科第一学段练习学号: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总共60分)1、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多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碳化粟粒,粟壳遗存40多处,分布山东,河北,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时代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2、甲骨

2、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A.人寿年丰B.祈盼丰收C.庄稼收获D.祭祀谷神3、《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A、财产B、血缘C、信仰D、地域4、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不包括()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5、《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对材料中四年建侯卫、六年作礼乐解

3、读正确的是()A.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国制,制作礼乐就是为了维护郡国制9B.建侯卫就是实行分封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等级制度C.建侯卫就是推行宗法制,制作礼乐用来代替分封制D.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县制,制作礼乐是为了丰富周人的生活6、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7、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4、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8、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商”姓来源于()A.所任官职名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D.因功得到的封地9、《礼记•表记》说:“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对周人“尊礼”理解正确的是()A.否定天命神权,重视伦理道德B.以人为本,创立完整的礼仪制度C.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D.反对暴政,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10、《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

5、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91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王国维这段话的主要说明了()A.嫡长子继

6、承制的特点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12、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此制度旨在()A.维护皇权独尊B.倡导尊老爱幼C.强化尊卑等级D.凝聚血脉亲缘13、据周朝礼制规定,天子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后来鲁国大夫用六十四人奏乐舞蹈。

7、孔子对此非常愤怒:“是可忍也,孰不可如忍也?”这反映了()A.西周贵族的家庭文化生活B.西周社会的生活礼仪C.孔子对贵族生活的关注D.周朝生活礼仪的政治色彩14、孔子的思想主张有()①“克已复礼”②“为政以德”③“节用而爱人”④“有教无类”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15、孔子创办私学的作用是()A、儒学成为统治思想B、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C、促进“百家争鸣”出现D、五经成为教育传统课程16、孟子被称为“亚圣”,最主要的原因是他()A、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B、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C、把孔子“仁”的

8、思想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D、十分崇拜孔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917、中国古代思想家韩非说“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该思想产生的背景不包括()A、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中央集权制B、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社会大变革C、出现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D、法家思想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18、下列主张与学派对应正确的是()①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