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体育课中巧用跳绳

浅谈在小学体育课中巧用跳绳

ID:16237754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8

浅谈在小学体育课中巧用跳绳_第1页
浅谈在小学体育课中巧用跳绳_第2页
浅谈在小学体育课中巧用跳绳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在小学体育课中巧用跳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在小学体育课中巧用“跳绳”上派镇丽景小学钟娟【摘要】民间体育游戏作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游戏活动,是劳动人民积累生活经验创编而成的,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从传承、改编出发,用好跳绳,弘扬民族文化。【关键词】小学体育巧用跳绳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作为我国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具有其趣味性、多样性、广泛性、竞争性等特点。它是以四肢肌肉活动为主的全身运动项目,具有很好的锻炼价值。经常参加跳绳活动,能够增强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的力量,促进肌肉、骨骼的生长;增强内脏器官的机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神经系统得到

2、很好的训练,提高身体的灵敏、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培养意志力和节奏感等。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练习跳绳的积极性,在跳绳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在欢乐愉快的跳绳活动中,达到练跳的目的。例如,单人跳时,可以采用原地单脚向前(后)摇跳、原地双脚摇跳、原地交换脚跳、行时间的交换脚跳和花样跳。集体跳时,可以用单人鱼贯式或多人一齐跑进、跑出、跳过或边跳的方式进行跳绳。跳的时候还可加入一些自己喜欢的动作,如:拍手、转身、拾物、跳短绳等,增加跳绳的乐趣。跳绳是一种普通实用的运动器材,不单用于跳,还可以在体育课中发挥它的其他作用。根据跳绳游戏特点,遵循“古为今用、旧法新玩”的原则,结合小学

3、体育教学实际,巧用、活用跳绳,创新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民间体育游戏。这的确是一项有益的尝试。一、“用绳当线”体育课的教学经常需要画场地,但我们现在的操场是塑胶场地,在上面画线不太现实。我就常常用跳绳来当线。可以作为起跑线、终点线、起跳线、准备线等。有时还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把绳子拉直,摆成窄道,练习前脚掌走。又如,练习跳远时,把一根短绳放在沙坑内作为及格线,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自己的跳远情况,更好地完成预定目标。3二、“用绳当球”体育教学中经常要进行投掷教学。我就让学生把绳子折叠成绳结,作为轻物代替垒球进行练习。还可以把短绳一折为四,进行鞭打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肩上屈肘和快速挥臂动作。三、“

4、用绳当毽”低年级小朋友在初学踢毽子时,我常让学生把短绳折成留一段绳的绳结,代替系线的毽子进行练习。这种绳结比系线的毽子好踢,容易掌握动作要领,而且不受冬季大风的影响。四、“用绳当杆”在进行跳高教学时可将长绳两端绑上一定重量的物体,横挂在跳高架上,以代替横杆,这样的“绳杆”既直又安全,易于携带,更主要的是可以减轻初学者在练习时,因害怕“横杆”而引起的心理负担,帮助顺利地完成跳高任务。五、“用绳当棒”绳子的用处是很多的,可以用短绳代替体操棒进行绳操练习,也可把短绳绕成绳结,代替接力棒进行接力游戏。采用这种方法既安全又方便,最适合于低年级或初学者。六、“用绳当圈”在组织学生进行青蛙跳荷叶时,可

5、以让学生把短绳圈成荷叶,进行练习。这样当学生跳过自己摆放的荷叶时会特别兴奋,增强了练习的兴趣。在下一堂课进行青蛙跳荷叶时,可以让学生发挥想像,改变荷叶的形状,可以摆成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五角星形、心形、半圆形等多种图形的荷叶,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七、“用绳游戏”采用跳绳进行游戏,可使学生增强跳绳的兴趣,在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游戏方法。如:“跳绳接力”、“攻关”、“快快跳起来”等教材,还可以自编或改编一些健康有益的游戏。如:“踩蛇尾”、“斗智拉绳”、“三人角力赛”“两人三足走”等多样的游戏教学。八、“用绳串课”3所谓“以绳串课”,是指在围绕跳绳主教材的前

6、提下,把跳绳的使用贯穿到课的始终,充分发挥“一绳多用”的功能,也称之为“绳课”。绳课的基本部分除了安排教学计划中所定的跳绳内容外,还可以适当增加如“绳投掷”、“绳游戏”等内容,以利用进一步协调上、下肢的活动。在“绳课”的开始准备部分,可以安排与绳子有关的律动和绳操,在课的结束部分还可以安排绳子有关的音乐舞蹈进行放松。实践证明:学生在“绳课”中不必变换多种器材,只需使用手中的跳绳就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练习。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跳绳的方法是多方位的、多渠道的、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那么巧用跳绳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

7、果。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