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仪器实验报告

气象仪器实验报告

ID:16241946

大小:24.5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8

气象仪器实验报告_第1页
气象仪器实验报告_第2页
气象仪器实验报告_第3页
气象仪器实验报告_第4页
气象仪器实验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气象仪器实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气象仪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题目气象仪器学生姓名学号20111346035院系计软院专业网络工程班级2班2013年12月20日一.实验目的:了解测风测雨气象仪器的原理,组成,作用等,通过实践课,对气象观测仪器有一定的了解。二.实验内容:1、测风测量风的仪器主要有EL型电接风向风速仪、EN型系列测风数据处理仪、海岛自动测风站、轻便风向风速表、单翼风向传感器和风杯风速传感器等。(1).测风塔的组成:包括塔底座、塔柱、横杆、斜杆、风速仪支架、避雷针、拉线测风塔的主要功能:环境监测,风、气压、湿度等资源数据采集。为相应的仪器设备的安装做支撑。

2、优点:风荷载系数小,抗风能力强。塔身挡风面积小,利于采集数据准确客观,将实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差距降到最低。采集塔柱采用外法兰盘连接,螺栓受拉,不易破坏,钢绞线加固。塔柱正三角型布置,节约钢材,跟开小,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资源,造价低廉(仅为角钢自立塔的1/3或更少),选址便利,塔身自重轻,运输和安装便捷、建设工期短,塔型随风荷载曲线变化设计,线条流畅,遇罕遇风灾不易倒塌,安全系数高,设计符合国家钢结构设计规范和塔桅设计规程,结构安全可靠。(2).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是由感应器、指示器、记录器组成的有线遥测仪器。感应器由风向和风速俩

3、部分组成。风向部分由风标、风向方位块、导电环、接触簧片等组成;风速部分由风杯、交流发电机、蜗轮等组成。指示器由电源、瞬时风向指示盘、瞬时风速指示盘等组成。记录器由8个风向电磁铁、自记钟、自计笔、笔挡、充放电线路等部分组成。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2、测雨常用的测量降水的仪器有雨量器、翻斗式雨量器、虹吸式雨量计和双阀容栅式雨量传感器等。(1).雨量器是观测降水量的仪器,由雨量筒和量杯组成。雨量筒用来承接降水物,它包括盛水器、储水瓶和外筒。气象站雨量器安装在观测场内固定的架子上。器口保持水平,距地面高70米。(2).单翻斗传感器构造原理:

4、是用来自动测量降水量的仪器,主要由承水器、过滤漏斗、翻斗、干簧管、底座和专用量杯等组成。降水通过承水器,再通过一个过滤斗流入翻斗里,当翻斗流入一定量的雨水后,翻斗翻转,倒空斗里的水,翻斗的另一个斗又开始接水,翻斗的每次翻转动作通过干簧管转成脉冲信号(1脉冲为0.1mm)传输到采集系统。仪器测量范围0-4mm/min。安装与调整:单翻斗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观侧场内预制水泥座上,筒口离地70cm高,保持筒口水平。安装与检查:先将承水器外筒安在观测场内,底盘用三个螺钉固定在混凝土底座或木桩上,要求安装牢固、器口水平。感应器安在外筒内,注意

5、当上翻斗处于水平位置时,漏斗进水口应对准其中间隔板。最后将电缆线与室内仪器联接,电缆线不能架空,必须走电缆沟(管)。安装完毕,将清水徐徐注入感应器漏斗,随时观察计数翻斗翻动过程,有无不发信号或多发信号现象。检查室内仪器上是否采集到数据。最后注入定量水(60-70mm),如无不发信号或多发信号的现象,且室内仪器的数据与注入水量相符合,说明仪器正常,否则须检修调节。单翻斗雨量器(3).SL3-1双翻斗雨量传感器由集水器、翻斗、调节螺钉、干簧管等构成。在测量过程中,随着翻斗间歇翻倒动作,带动开关,发出一个个脉冲信号,将非电量转换成可以进

6、行计量的物理信号。产品特点:采用双翻斗,测量精度高;适合气象常规业务观测;传统测量方法,可靠性高机械原理设计,易维护;国产自主创新研发,性价比高;采用不锈钢材质,美观耐用机械原理设计,易维护。典型应用:适用于各种常规气象站、水文站、环保、防汛排涝以及农、林等有关部门用来测量降水量,并将降雨量转换为可以进行计量的物理信号。SL3-1型雨量传感器(4).虹吸式雨量计是用来连续记录液体降水的自动仪器,由承水器(通常口径为20cm)、浮子室、自记钟和虹吸管等组成。开始使用前必须按照顺序进行调整检查:1.调整零点,往承水器里倒水,直到虹吸管

7、排水为止。2.用10ml清水,缓缓注入承水器,注意自计笔尖移动是否灵活;如摩擦太大,要检查浮子顶端的直杆能否自由移动,自计笔右端的导轮或导向卡口是否能顺着支柱自由滑动。3.继续将水注入承水器,检查虹吸管位置是否正确。虹吸式雨量器3、日照、日射观测仪器定义:日照系指某地实际所受日光照射之时间,是为该地之日照时数。日射则指太阳辐射能中,近紫外线至近红外线(300-4000nm)间所有直射、散射及反射等光波之总称。日照、日射观测仪器的历史:1837年:法国人Pouillet设计日射计并定义「太阳常数」。1838年:英国人Jordan设计

8、约旦日照计。1854年:德国人J.F.Campbell发明康培日照计。1897年:英国人G.G.Stokes改良康培日照计之缺失而成现今使用之康培司托克日照计。1903年:美国人Abbot发明绝对日射计。1909年:美国人Abbot发明银盘日射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