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研究

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研究

ID:16243721

大小:2.03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8-08-08

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研究_第1页
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研究_第2页
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研究_第3页
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研究_第4页
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研究-音乐论文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研究刘康华[1][内容提要]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作曲家音乐创作中的和声语言开始摆脱共性写法的桎梏,开创了探索和声(音高结构)个性写法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探索从开始的那天起,便离不开它的“本土”特征,即1、以作曲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或感受为基础,2、以创作相应的个性化和声材料为核心,3、以西方现代音高组织技术为借鉴,4、通过构建新的材料相互关系,以适应和声材料的基本特性以及中国音乐文化的特定理念。这反映了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的深层因素。笔者认为,和音、音组、音列、音

2、响等四种和声的基本结构成分,涵盖了20世纪音高组织手法从思维到技法的一些最重要的、基础性的内容,同样能包含中国当代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文章试图以这些分类为基础,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以解析中国当代作曲家创作中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特征,从而深入了解作曲家的创作个性与风格。[关键词]音高结构/思维/技法/和音/音组/音列/音响中图分类号:J6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36(2014)01-0022-30绪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研究-音乐论文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研究刘康华[1][内容提要]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作

3、曲家音乐创作中的和声语言开始摆脱共性写法的桎梏,开创了探索和声(音高结构)个性写法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探索从开始的那天起,便离不开它的“本土”特征,即1、以作曲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或感受为基础,2、以创作相应的个性化和声材料为核心,3、以西方现代音高组织技术为借鉴,4、通过构建新的材料相互关系,以适应和声材料的基本特性以及中国音乐文化的特定理念。这反映了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的深层因素。笔者认为,和音、音组、音列、音响等四种和声的基本结构成分,涵盖了20世纪音高组织手法从思维到技法的一些最重要的、基础性的内容,同样能包含中国当代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文章试图以这

4、些分类为基础,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以解析中国当代作曲家创作中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特征,从而深入了解作曲家的创作个性与风格。[关键词]音高结构/思维/技法/和音/音组/音列/音响中图分类号:J6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36(2014)01-0022-30绪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研究-音乐论文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研究刘康华[1][内容提要]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作曲家音乐创作中的和声语言开始摆脱共性写法的桎梏,开创了探索和声(音高结构)个性写法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探索从开始的那天起,便离不开它的“本土”

5、特征,即1、以作曲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或感受为基础,2、以创作相应的个性化和声材料为核心,3、以西方现代音高组织技术为借鉴,4、通过构建新的材料相互关系,以适应和声材料的基本特性以及中国音乐文化的特定理念。这反映了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的深层因素。笔者认为,和音、音组、音列、音响等四种和声的基本结构成分,涵盖了20世纪音高组织手法从思维到技法的一些最重要的、基础性的内容,同样能包含中国当代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文章试图以这些分类为基础,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以解析中国当代作曲家创作中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特征,从而深入了解作曲家的创作个性与风格。[关键

6、词]音高结构/思维/技法/和音/音组/音列/音响中图分类号:J6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36(2014)01-0022-30绪论上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与经济的发展,音乐艺术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在音乐创作上的典型特征是,作曲家的和声语言开始摆脱共性写法的桎梏,开创了探索和声(音高结构)个性写法的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国作曲家在和声共性写法时期所采用的音高关系体系,无论是大小调和声体系还是调式和声体系(包括七声自然调式与五声调式),其多声部构成的基本材料(调式与和弦),以及材料的相互关系(在有调中心的前提下,各类陈述调性的和声进行,以及转

7、换调性的具体手法),都是作曲家们通用并众所周知的。一旦放弃这些材料,其原有的结构规律也就失去了依存的条件,作曲家必然会面临重新选择材料与构建材料相互关系的新问题,这与西方作曲家在上世纪十年代初所面临的问题一样。因而人类音乐艺术发展的共同规律促使中国作曲家向西方学习,这不仅是必然,而且也是必要、且非常有益的。虽然这一局面的到来比西方作曲家的探索步伐晚了许多,但从它开始的那一天起,就不可避免地会打上它的本土烙印,即使是在探索初期也在所难免。这是因为中国作曲家血脉中涌动的中华文明与文化传统“基因”,终究是他们的“创乐之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