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琴派划分和历代琴论琴谱整理

中国音乐琴派划分和历代琴论琴谱整理

ID:16258516

大小:3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8

中国音乐琴派划分和历代琴论琴谱整理_第1页
中国音乐琴派划分和历代琴论琴谱整理_第2页
中国音乐琴派划分和历代琴论琴谱整理_第3页
中国音乐琴派划分和历代琴论琴谱整理_第4页
中国音乐琴派划分和历代琴论琴谱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音乐琴派划分和历代琴论琴谱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音乐琴派划分和历代琴论琴谱整理中国音乐上下三千年,从远古至唐末,直接的声音材料(乐谱)极为贫乏。古琴是中国乐器中保留有较多声响资料的乐器之一,古琴音乐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美学、乐律、记谱法、弹奏法、指法等等体系,故历有琴道或琴学之称。是欲了解中国古代及传统的音乐风貌,古琴是一不可多得的乐器。为了追求和表现高逸、深远的意境,琴乐强调"音至于远,境入希夷"的境界。这种境界恰与"俗乐"的繁声促调对立。相反地,琴乐以清远古淡为美,因而琴乐的特色往往是"曲淡节稀声不多"的。一:中国琴派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大多

2、在文人,即较高文化层次中流传,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紧密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观念和审美情趣;在表现意境、讲究韵味、追求古朴典雅、清渺溃远的精神境界方面有独到之处。琴派是具有共同艺术风格的琴人所形成的流派。早在明末清初时期虞山派和广陵派始称"琴派"开始,琴派就得到了发展,各个琴派之间主要于地区、师承和传谱等条件上有差别。而同一地区的琴人,彼此交流,相互学习,同时又吸收当地民间音乐的精华,演奏风格十分相近,这样,琴曲有了特殊的地方色彩。而流传下来的琴派也多以地区划分来命名如:虞山派以江苏常熟为中心,广陵派

3、以江苏扬州为中心,都是著名的琴派。吴越地区先后还有:松江派、金陵派、吴派等;其他地区有:中州派、闽派、岭南派、川派、九嶷派、诸城派等。现在进行简单的介绍:1:浙派南宋著名琴派。奠基者为郭楚望。其代表作品为《潇湘水云》。经刘志方授与毛敏仲和徐天民。毛、徐两人在杨瓒的主持下编纂《紫霞洞琴谱》。徐天民祖孙四代都是著名的琴家,明代尊之为"徐门正传"。后人称浙派传谱为浙谱。2:虞山派明代琴派。虞山地处江苏常熟,当地有河流名琴川,所以又称"熟派"或"琴川派"。"浙操徐门"中的第三代徐晓山,曾在常熟传琴,致使当地名手辈出,

4、陈爱桐即其中之一。传至严徵,结"琴川琴社",传谱辑为《松弦馆琴谱》。陈爱桐的另一再传弟子徐上瀛在严氏的基础上加以丰富,添加了快速的《潇湘水云》等曲目,辑有《大还阁琴谱》,并著《溪山琴况》。虞山派在琴界威望很高,本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成立的"今虞琴社"就是纪念该派而命名的。3:广陵派清代著名琴派。江苏扬州古称广陵,以此地为中心形成的琴派称为广陵派。最初由徐常遇在虞山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其子二子继承家学,晋京献艺,一时争传"江南二徐"。所辑《澄鉴堂琴谱》为本派最早谱集。继起者徐祺吸收各地名曲加工整理,编成《五知斋琴

5、谱》,为近代流传最广的谱集。此后,名手荟萃扬州,吴虹又在此基础上编纂了《自远堂琴谱》这本很有影响的琴谱。太平天国以后,该派陆续出版了《蕉庵琴谱》、《枯木禅琴谱》等其影响一直延续到当代的作品。4:闽派近代琴派。祝凤喈为代表。著有《与古斋琴谱》。继其学者有编有《琴学入门》的张鹤,编有《琴学初津》的陈世骥。5:岭南派广东琴派。源于道光年间的黄景星。他继承先人的《古冈遗谱》,又向香山何洛书学会十余曲。辑五十首为《悟雪山房琴谱》。近人郑健侯传其学。6:川派又称蜀派。近代川派的知名琴家有:张孔山、杨紫东、李子昭、吴浸阳、

6、龙琴舫等人。《天闻阁琴谱》和《沙堰琴编》收有川派作品,其中以《流水》和《醉渔唱晚》等曲最为流行。7:诸城派近代琴派。山东诸城王溥长、王作祯、王露,祖孙三代以虞山派为基础,另有王冷泉和他的学生王宾鲁以金陵派为基础。两者汇流,又结合当地民间音乐风格,形成具有山东地方风格的诸城派。辑有:《桐荫山馆琴谱》、《梅庵琴谱》。代表曲目《长门怨》、《关山月》都是现代流行琴曲。二:琴论1:《新论--琴道》琴论专著。汉代桓谭作。原书已佚,清代有几种集佚本。《后汉书棗桓谭传》说此篇未完成,由班固续成。现存残篇中包括琴的史论和琴曲解

7、说。介绍琴曲有《尧畅》、《舜操》、《禹操》、《文王操》、《微子操》、《箕子操》和《伯夷操》。2:《琴清英》琴论专著。汉代扬雄作。原书已佚。《全汉文》辑有佚文。3:《则全和尚节奏指法》琴论专著,收入《琴苑要录》中。作者为琴僧义海的弟子,北宋著名琴家则全和尚。文中阐述海大师"急若繁星不乱,缓如流水不绝"的演奏理论。又提出"高以下应,轻以重应,长以短应,迟以速应"的处理手法,还具体分析了不同体裁琴曲作品的演奏方法。4:《琴史》现存最早的琴史专著。作者朱长文。成书于1084年。全书共六卷。前五卷按时代顺序收一百五十六

8、人与琴有关的事迹,有所辨证和评论。末卷为琴艺的专题论述。5:《琴议》琴论专著。汉代刘籍撰。收入南宋的《太古遗音》中。该书把琴的音乐要素分成声、音、韵,略同于今人说的乐音、调式、结构。关于琴的艺术要求,他分为琴德、琴境和琴道。认为这些是琴曲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条件。6:《琴述》琴史专著。元代袁角编,收入《清容居士集》中。作者经过调查,论述宋代谱系的演变。从官方"阁谱"的衰亡到民间"江西谱"的兴起,以及宋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