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学复习资料--论述

领导学复习资料--论述

ID:16261812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8

领导学复习资料--论述_第1页
领导学复习资料--论述_第2页
领导学复习资料--论述_第3页
领导学复习资料--论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领导学复习资料--论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述题:1、试述我国领导体制的主要弊端以及改革的原则与内容。答:主要弊端具体表现为:(1)权利过分集中。权利过分集中是我国领导体制最主要的弊端,从领导体制的内外部关系来看,主要表现为:在横向结构上,权利过分集中于党委领导机关;在党委领导机关内部,权利过分集中于党委书记尤其是第一书记;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权利过分集中于中央,地方自主权甚小。就领导体制的角度而论,权利过分集中有两种具体表现:一是政治上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党委包揽行政领导事务;二是经济上政企不分,各级政府作为管理者掌握着企业相当一部分的权利。(2)组织结构的设计不科学。这主要表现为组织层次与管理幅

2、度的关系问题,组织中的管理幅度与组织层次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情况下,较大的幅度意味着较少的层次,反之,较小的幅度则意味着较多的层次。一般情况下,层次越多,信息沟通越迟缓,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越大;管理幅度越宽,协调越困难,以致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3)领导法规的缺失。领导法规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少完备的自上而下的领导法规与负责制;二是缺少完善的行政领导管理法规。改革的原则:(1)领导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2)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原则;(3)效能和效率原则;(4)统一原则;(5)精简原则;(6)权责相称

3、原则。改革的内容:(1)按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则转变政府管理模式,理清政府职能;(2)按照统一、精简的原则构建政府的组织结构,精简机构;(3)按照权责相称原则确定职权体系,理顺职权关系;(4)按照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原则建立新型的政企关系,实行政企分开。2、试论领导个体素质提高的基本途径。答:(1)教育。教育是最普通的领导素质提高途径,领导者的全面发展或者全面提高领导素质都要依靠教育。(2)实践锻炼。领导者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是素质培养和提高的最关键环节。(3)修持。修持是公认的各种德才标准内化、德才水平提高的修炼过程,是在自我要求、自我推动、高度自律的

4、状态下进行的品格锻炼、精神锻炼和才干提高的综合性过程。这是一种内向和内省的方法,完全依靠人的自觉性,依靠原来就具有的一定程度的领导素质,而后才有可能进行并有所提高。3、什么是领导决策体制?科学的领导决策体制应该如何设置。答:所谓领导决策体制,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承担决策的机构和人员所形成的组织形式。这里所说的组织形式,是指整个决策过程中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在决策活动中的决策权限、组织形式、机构设置、调节机制和监督方法的整个体系。领导决策体制在宏观上完整的结构,一般有以下五大系统所组成:(1)决策中枢系统。决策中枢系统是决策体制的核心部门,由拥有决策权并负有责任的决

5、策者及其所设立的决策机构组成;(2)智囊系统。智囊系统是专门为领导决策服务的研究咨询系统,有各种不同专业的专家与学者组成;(3)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专门为决策者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决策服务机构;(4)执行系统。执行系统是指将各项决策指令付诸实施的系统;(5)监督系统。监督系统是对执行系统贯彻执行决策系统的指令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系统。4、如何认识危机与契机的关系。答:危机是威胁决策者的核心价值或根本利益的,迫使决策者在信息不充分和事态发展高度不确定情况下,需要迅速决策的不利情势的集合。所谓契机,是指由一定事态带来的某种转折变化的机缘,即“危险中得机会”。危机具有双重

6、性,它有破坏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危机对组织来讲是一个契机,是组织命运“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危机也具有积极的功能效应,危机可以暴露出旧模式中的弊端,并渲染这改革的迫切性,管理者可以通过解决危机使组织获得进步。对组织来讲,危机本身也是一种契机,对改善组织结构,树立危机意识,完善危机管理机制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对于领导者来说,危机也是契机,领导者要善于抓住契机,有效处理危机,得到更高的权威,不失时机地推行自己的改革理念,使那些在常规情况下难以解决的问题的解决。 5、结合实际分析领导用人的心理误区。答:(1)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在判断别人时,

7、容易产生一种倾向:首先把人分成“好的”和“不好的”两部分。当一个人被列为“好的”部分时,便把一切好的品性加在他的身上;相反的,如果一个人被归为“不好的”部分时,由容易把一切不好的品性加到他的头上。(2)投射效应。是指人们往往有一个强烈的倾向,当他不知道别人的情况(如个性、爱好、思想等)时,就常常认为别人具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或者说,当他需要判断别人时,就往往将自己的特性“投射”给别人,想像其他人的特性和自己一样。(3)相互回报心理。也叫相互回报行为,它是指社会上的人往往有一种倾向:喜欢那些他认为喜欢他的人,讨厌那些自认为讨厌他的人。(4)嫉妒心理。是人们在相互

8、类比中产生的一种消极有害的心理。即对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