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氢酸降压增注技术研究与配套技术应用-1

多氢酸降压增注技术研究与配套技术应用-1

ID:16269774

大小:9.62 MB

页数:81页

时间:2018-08-08

多氢酸降压增注技术研究与配套技术应用-1_第1页
多氢酸降压增注技术研究与配套技术应用-1_第2页
多氢酸降压增注技术研究与配套技术应用-1_第3页
多氢酸降压增注技术研究与配套技术应用-1_第4页
多氢酸降压增注技术研究与配套技术应用-1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氢酸降压增注技术研究与配套技术应用-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项目名称:注水工程方案研究与配套技术应用课题名称:多氢酸降压增注技术研究与配套技术应用采油工艺研究院2008年10月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OILPRODUCTIONTECHNOLOGYINSTITUTEDAGANGOILFIELDPETROCHINA2008年科技项目20080314-4汇报内容项目概述主要研究内容用户意见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现场试验结论与建议该课题是油田公司项目《注水工程方案研究与配套技术应用》的子课题。项目概述砂岩油藏注水井超压注水、完不成配注一直是困饶大港油田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多年来应用了不同类型的工艺和措施,但有效率低,有效期短,增注、降压效果不明显,直

2、接威胁着油田稳产基础;常规土酸反应速度快、有效作用距离短、易形成二次沉淀;目前常用的缓速酸体系仍不能克服粘土和石英表面积的巨大反差,缓速效果仍然有限;深部酸化工艺可以稍微增加酸液的穿透距离,但工艺比较繁琐,而且仍然不能避免沉淀问题;为了解决我油田注水井注水难的问题,2007年引进多氢酸酸化技术进行试验取得较好效果,大港油田采油院与西南石油大学经过充分讨论,决定开展《多氢酸降压增注技术研究与配套技术应用》项目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1、开展多氢酸技术适应性评价分析借鉴外油田应用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大港油田多氢酸技术适应性评价分析。2、实施区块储层损害因素分析深入认识

3、储层岩石矿物、物性、孔隙结构、地层流体等特征,解剖实施区块潜在损害特征,细致分析储层损害因素,查找注水井欠注、超压注水原因。3、多氢酸体系配方评价优选、酸化工艺技术参数优化配套(1)酸液配方优选和性能评价(2)分流酸化工艺技术研究和材料优选、施工参数优化(3)施工质量控制项目概述2008.1-2008.12研究起止时间:现场试验15-20口井,实施井降压增注有效率达80%,平均单井降压3-5MPa,有效期内单井平均增注5000m3。技术经济考核指标:项目概述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项目概述调研了国内外多氢酸的应用情况,开展了多氢酸的适应性研究;开展了重点目标实施区块储层特征分析,包

4、括油藏特征、储层岩性、储层物性、孔隙结构、流体特征,明确了目标区域储层伤害特征及伤害因素;开展注水井伤害机理和酸岩反应机理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酸液及加剂的筛选试验评价,形成适合于大港油田注水井酸化的酸液配方体系;根据大港油田储层特征,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情况,提出适合大港油田注水井的酸化工艺技术;重点针对分流酸化工艺技术进行了分流剂的优选及施工参数的优化;根据本研究取得的部分成果,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了满意的酸化效果通过研究完成了预定的研究内容和技术经济考核指标合成了一种适合大港油田砂岩酸化的新型酸液体系-多氢酸,该酸液具有以下创新点:项目概述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缓速性:可以将P

5、H值维持到1-3左右。反应速度是土酸的30-50%左右吸附性:延缓对粘土的溶解,但可以催化与石英的反应分散性:防垢剂:对硅酸盐沉淀的控制能力明显优于常规土酸、缓速土酸等水湿的特性针对大港油田储层特点,提出了一种化学分流深部酸化工艺技术,并研制了一种适合于注水井的分流剂,实现有效解堵的同时,调整了注水层的吸水剖面总体看来,按照进度安排,整个研究工作已初步完成。针对目前多氢酸体系在国内各大油田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前期调研针对前期多氢酸在大港油田现场试验情况,提出了部分改进措施建议对实施区块储层损害因素进行了分析选区试验区岩心,对多氢酸体系进行了室内基础理论实验根据室内实验结果及,对酸

6、液配方进行了优选;根据研究阶段成果,选取八口井进行了现场试验,效果均较理想.完成了酸化工艺及酸化施工参数优选研究项目指标完成情况:项目概述汇报内容项目概述主要研究内容用户意见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现场试验结论与建议油藏基本情况S3Z0Z1Z2Z3油藏埋深(m)含油面积(Km2)地质储量(104t)水驱储量(104t)标定可采储量(104t)孔隙度(%)渗透率(10-3μm2)地下原油粘度(mpa.s)油井总井/开井(口)日产油(t/d)含水(%)水井总井/开井(口)欠注井数(口)采出程度(%)自然递减率(%)2900-35006.51017780327.515.931.33.78

7、76/5926877.150/411122.46.5段六拨枣Ⅱ油组底界构造图目标实施区块储层特征主要研究工作段六拨S3Z0Z1Z2Z3本区储集层岩性上、下部具有不同的特点,造成了岩矿特征的差异性。枣0油组油层以细~粗粉砂岩为主;成份以长石和石英为主;胶结以泥质、碳酸盐为主,硅质胶结物也常见,胶结物约占13%左右。胶结类型为接触~孔隙式,接触关系为线接触。枣II、III油组岩性为砂岩和砂砾岩,砾石成份多样,以沉积砾石居多。胶结物以钙质为主,钙质胶结物平均13%,泥质胶结物5%,还包括少量的硅质,白云石等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