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吗啡、可待因的快速检测

食品中吗啡、可待因的快速检测

ID:16271899

大小:46.9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8

食品中吗啡、可待因的快速检测_第1页
食品中吗啡、可待因的快速检测_第2页
食品中吗啡、可待因的快速检测_第3页
食品中吗啡、可待因的快速检测_第4页
食品中吗啡、可待因的快速检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品中吗啡、可待因的快速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附件1食品中吗啡、可待因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201707)1范围本方法规定了食品中吗啡、可待因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本方法适用于经调味料、火锅底料、麻辣烫底料或其他食用汤料等勾兑、调配或添加形成的液体食品;经调味酱、调味油脂、火锅底料、麻辣烫底料、蘸料或其他调味料等勾兑、调配或添加形成的半固体食品,酱油;经香辛香料、复合调味料等勾兑、调配或添加形成的固体食品,食用醋(含以食用醋为主的调味料)中吗啡、可待因的快速测定。2原理本方法采用竞争抑制免疫层析原理。样品中的吗啡、可待因经水提取后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结合,抑制抗体和检

2、测线(T线)上抗原的结合,导致检测线颜色深浅的变化。通过检测线与控制线(C线)颜色深浅比较,对样品中吗啡、可待因进行定性判定。3试剂与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3.1试剂甲醇。3.2参考物质吗啡、可待因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见表1,纯度均≥99%。表1吗啡、可待因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序号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1吗啡Morphine57-27-2C17H19NO3285.342磷酸可待因Cod

3、einePhosphate41444-62-6C18H21NO3•H3PO4•3/2H2O424.39注:或等同可溯源物质。—5——3.3标准溶液配制3.3.1吗啡、可待因标准储备液(1 mg/mL):精密称取适量吗啡、可待因参考物质(3.2),用甲醇(3.1)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制成浓度为1 mg/mL的吗啡、可待因标准储备液。-20℃避光保存,有效期1年。3.3.2吗啡、可待因标准中间液(10 μg/mL):精密移取吗啡、可待因标准储备液(1 mg/mL)(3.3.1)1mL分别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3.1)稀释至刻度,

4、摇匀,制成浓度为10 μg/mL的吗啡、可待因标准中间液。-20℃避光保存,有效期3个月。3.3.3吗啡、可待因标准工作液(1 μg/mL):精密移取吗啡、可待因标准中间液(10 μg/mL)(3.3.2)1mL分别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为1 μg/mL的吗啡、可待因标准工作液。4℃避光保存,有效期1个月。3.4材料吗啡、可待因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卡,及配套的试剂(可选),适用基质为食品。4仪器和设备4.1天平:感量为0.01g。4.2读数仪:产品配套可使用的检测仪器(可选)。4.3环境条件:温度10—40℃,相对

5、湿度≤80%。5分析步骤5.1试样制备取适量样品,液体样品或半固体样品充分混匀,固体样品充分粉碎混匀。5.2试样提取和净化5.2.1液体食品:吸取试样(尽量避免吸取油脂层)测定。层析展不开时,用0.45µm微孔滤膜过滤后测定。5.2.2半固体食品及酱油:准确称取试样1g±0.1g于15mL具塞离心管中,加2—3mL水,大力振摇至均匀(必要时置约70℃水浴加热),静置5—10min,吸取水层(尽量避免吸取油脂层或沉淀)测定。层析展不开时,用0.45µm微孔滤膜过滤后测定。5.2.3固体食品及食用醋:准确称取试样1g±0.1g于15mL具塞离心管中

6、,加8—10mL水,大力振摇1—2min至均匀,静置5—10min,吸取水层测定。层析展不开时,用0.45µm微孔滤膜过滤后测定。注:试样提取和净化(5.2)过程可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不做限定。5.3测定步骤测试前,将未开封的检测卡恢复至室温。缓慢滴加3—4滴待测溶液至检测卡加样孔中,静置,5—10min内对结果进行判定。注:测定步骤建议按照试剂盒说明书。—5——5.4质控试验每批样品应同时进行空白试验和加标质控试验。5.4.1空白试验:准确称取空白试样1g±0.1g,按照5.2和5.3步骤与试样同法操作。5.4.2加标质控试验:称取空白试样,分

7、别添加适量标准工作液(3.3.3),使液体、半固体试样或酱油试样中吗啡、可待因含量均为40µg/kg,使固体或食用醋试样中吗啡、可待因含量均为100µg/kg,按照5.2和5.3步骤与试样同法操作。注:根据每次试验时的基质类型做相应的基质加标质控试验。6结果判定要求采用目视法对结果进行判定,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结果判定也可使用胶体金读数仪,具体操作与判定原则参照读数仪使用说明书。结果判定建议按照试剂盒说明书。6.1比色法6.1.1无效控制线(C线)不显色,无论检测线(T线)是否显色,表示操作不正确或检测卡已失效。6.1.2阴性结果控制线(C

8、线)显色,检测线(T线)颜色比控制线(C线)颜色深或检测线(T线)颜色与控制线(C线)颜色相当,均表示样品中不含吗啡、可待因或含量低于方法检测限,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