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ID:16273274

大小:484.0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8-08-08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_第1页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_第2页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_第3页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_第4页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生就业 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威海晚报所做的2009年毕业生调查问卷“就业的冬天” “就业的寒冬”第一部分:2006年大学生就业状况总结2006年7月16日,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公布,该调查涉及的样本包括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签约]调查结果显示,截至5月底,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薪酬]调查结果显示:在薪酬预期上,有六成以上(66.10%)的大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元-2000

2、元;甚至还有1.58%的学生愿意“零工资”就业。[企业]报告中显示:7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存在期望值过高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问题]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普遍认为,缺乏工作经验成为就业最大的门槛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态度]调查结果显示:64.09%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要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和调整个人心态;而27.14%的大学生则以降低择业标准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其它]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的企业中,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些都在60%左右;企业对毕

3、业生自我表达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要求,也都在50%左右。第二部分: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一、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调查中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一、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2008年受奥运会的影响,从7月到残奥会结束都不会举行大型双选会,毕业生就业高峰将提前上述

4、多种情况加剧了毕业生人才市场的竞争。一、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二、知识沉旧,转化率低被调查的6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二、知识沉旧,转化率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知识就是力量”--

5、------转化了的知识才是力量(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10年。2003年统计,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3年。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学会鉴别知识哪些是基础知识,哪些是应用知识,哪些是当今世界前沿知识敢于抛弃知识筛掉过时知识、垃圾知识善于转化知识把握知识点,形成量到质的转变用智慧统帅知识才能在现实社会中靠自己的实力生活,用自己的能力赢得胜利。准备不足,生涯模糊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

6、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应届大学毕业生职业目标状况美国生涯理论专家萨珀(D•E•Super)讲:“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件的方向,表现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是人生自青春期到退休所有有酬给或无酬给职位的综合;生涯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中国也有俗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调查中发现,60%的大学生没有“生涯”概念,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一概不知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报佛脚”,一大批学生有就业恐慌表现。中国毕业生网http://www.bysh.cn看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文章。四、依赖性

7、强,创造力弱我国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经常有家长陪伴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期间缺少社会、校方的指导服务,缺乏对就业、择业的自身研讨。在走向社会前,大学生应象报考大学时应对高考准备一样拿出更多精力和时间,形成研讨习惯分析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研究信息的分类及适用性把握自身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变化及企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