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职称论文:论东西部经济差距原因及其对策

毕业职称论文:论东西部经济差距原因及其对策

ID:16276757

大小:94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8

毕业职称论文:论东西部经济差距原因及其对策_第1页
毕业职称论文:论东西部经济差距原因及其对策_第2页
毕业职称论文:论东西部经济差距原因及其对策_第3页
毕业职称论文:论东西部经济差距原因及其对策_第4页
毕业职称论文:论东西部经济差距原因及其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职称论文:论东西部经济差距原因及其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东西部经济差距原因及其对策09300320024毛旭超摘要:笔者认为,中国东西部差距的形成要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中考察。新石器时代农业产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最终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别,东部的农业生产水平远胜过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也导致了人口、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此外,自然环境也限制了交通条件,使得西部在近代工业化开始之初就处于不利地位。东部地区坐拥交通、市场、地理区位、劳动力等各方面的优势,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西部相对而言则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到新中国建立时已拉开较大经济差距。改革开放可看作对近代现代化之路的继承,东西部发展差距有增无减。依据对差距形成原因的分析,笔

2、者最后指出要想西部地区更快的发展,需要着力发展特大城市,特别要改善西部交通。关键词:东西部经济差异历史对策前言:明晰地域概念(见附图一)在分析之前,必须要明确东部与西部所指的地域范围。目前比较常见的“西部”概念是在国家十五计划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规定的,特指陕西、甘肃、新疆、内蒙古、宁夏、重庆、四川、云南、广西、西藏、青海、贵州这十二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此文中的东西部界定也将以此为标准,下文中如不作特殊说明,西部即指这十二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然而,考察东西部经济差距必须是要放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中,而这些行政区域只是近半个世纪内才确定下来的。在近代以前特别是清代

3、以前,农牧分界线是划分中华文明核心区域与边疆地带最重要的标志。当然,地理界限基本都不是非常明确的,在地图上看表现为一个农牧交错带,从大兴安岭起,过内蒙古东南、冀北、晋北到鄂尔多斯高原,向西南则以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为界。同时,这条交错带以西地区完全位于今天按政区给出的“西部”地域中。因此,我暂将这一部分农牧交错带以西的地区为“小西部”。在下文将会看到,同为落后地区,“小西部”的落后根源与西部的其它地区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正文:一:纵观历史,分析东西部经济的差异及形成原因东西部经济差距不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产生的,其发展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每一个历史时期内的变化都依赖于之前所

4、积累的各类要素条件,即东西部的发展变化存在着路径依赖。因此,我们就有必要从最初两者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时开始考察。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历史发展存在着突变,往往是由一个长时间的稳定期和一个短时间的迅速变化期交替。从最初的原始部落到如今的信息化社会,这之间有几个极为重要的时间点,分别是:1.新石器时代,农业出现;2.1840年以后,西方叩开国门,工业化浪潮开始席卷中国;3.1978年,改革开放,进入全球化时代。因此对东西部经济差距的探究将以此分为几个阶段。①从农业社会到工业兴起——追溯古代东西部经济发展及差异东部: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世界五大粮食生产发源中心,大约在公元前8000

5、年就产生了农业。先秦时期该地区农业生产一枝独秀,而且这一优势一直延续到隋唐。在铁质农具出现之后,生产力大幅提升,且使得原本不利于开展农业的地区也开始了农业生产。于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珠江流域的农业生产依靠铁质农具在汉代之后迅速发展,隋唐以后逐渐取代黄河流域成了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西部:农业出现得非常之早。西周至隋唐,关中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其发展程度是相当高的。但由于人口骤增,该地区过度开发导致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淤塞灌溉系统。受水资源限制,关中地区的农业从此逐渐衰落。成都平原农业开发也相当早,且从战国末期开始长期为全国农业最发达地区,这与其丰富的水资源条件

6、密切相关;同时成都在地理位置上偏居一隅,相较中原、关中地区受战乱破坏少。但在广阔的“小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就逊色很多。就上文各地的例子可以看到,事实上农业的发展状况与传入时间关联很小,重要的是当地的水热条件。农牧界线一个很重要的属性即是它相当于400mm年降水量等值线。“小西部”地区降水不足,农业灌溉主要依靠冰山融水,因此山前地带是其最发展的地区。例如河西走廊的祁连山北坡,及天山南麓塔里木河流域都分布着一系列绿洲城市。然而一旦河流改道对当地的打击是致命的,著名的楼兰古城就是由于孔雀河改道而废弃。人们将被迫迁徙,经营的土地又要重新开辟,对农业生产是极为不利的。另一些地区例如

7、鄂尔多斯高原,曾经也是水草丰美之地,十六国中夏国的创建者赫连勃勃就建都城于此。但同样由于降水条件较差,植被一经破坏,生态环境就难以恢复,发展经济也就谈不上了。至于其他更广大的西部区域自然条件甚至不允许发展农业,被众多游牧民族占据。因此,虽然从时间角度上看,农业更早由西部开始发展。然而由于西部,尤其是‘小西部’地区水热资源不佳,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碍,导致被天然条件优良的东部地区所超越,差距也日益增大。农业发展上的差距影响到了许多方面。首先,最直接的方面是人口。农业区所能承载的人口数目远超过畜牧业区;而不同发展程度的农业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