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康杰中学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山西省康杰中学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ID:1628840

大小:17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2

山西省康杰中学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1页
山西省康杰中学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2页
山西省康杰中学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3页
山西省康杰中学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4页
山西省康杰中学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康杰中学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西省康杰中学2014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道题仅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三字经》里有“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几句。中国人最早养殖这“六谷”“六畜”的时代是A.原始社会末期B.西周时期C.战国时期D.明朝时期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B.铁器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3.下图展示的耕作方法,最早出现在哪一时期A.商周B.西汉C.隋唐D.明清4.

2、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芍陂5.《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A.春秋战国B.西汉C.东汉D.隋唐6.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早稻水上漂,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

3、水,尺麦但怕寸水”。以上农谚反映了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D.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7.“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A.重农抑商政策  B.资本主义萌芽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君主专制制度8.唐代诗人王绩《田家》一诗中写道:“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正确的是①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②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③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 ④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

4、合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9.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A.春秋时期B.西汉C.南北朝D.北宋10.《吕氏春秋·孟冬纪》关于秦代官营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表明秦代官营手工业A.产品做工精美B.质量管理严格C.生产不计成本D.产品不入市场11.“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从《国语·齐语》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手

5、工业经营形态是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  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12.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B.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C.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D.流通领域出现纸币13.有学者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这一观点,

6、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A.长安   B.北京C.上海   D.广州14.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15.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业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许多交易数额巨大,“动即千万”。本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A.汉代长安B.唐代

7、洛阳C.北宋东京D.元朝大都16.《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与这一见解相吻合的是A.民贵君轻B.重农抑商C.施行仁政D.闭关锁国17.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油坊可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二十家合之八百人。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地A.人口的大量减少B.商品经济的发展C.农业的衰退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8.印尼雅加达博物院收藏了不少写有阿拉伯文字的中国古陶瓷,比较出名的是釉外云彩大盘两

8、件和白地青花阿拉伯文字碗一件。中国古陶瓷上出现阿拉伯文字主要A.是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B.是适应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C.反映了各民族联系的加强D.体现了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19.唐朝前期存在三种土地占有情况。一是地主占有的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