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结构学案1

城市空间结构学案1

ID:16290778

大小:17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9

城市空间结构学案1_第1页
城市空间结构学案1_第2页
城市空间结构学案1_第3页
城市空间结构学案1_第4页
资源描述:

《城市空间结构学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空间结构学案一、城市区位分析影响城市的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交通和政治、军事、宗教等几个方面的区位因素彼此有包含或交叉的关系。讨论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在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和限制了它的发展,只要这样就能找出某一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在影响城市形成两大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称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可以称为动态因素。而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与河流相比,前者可以称为宏观因素,后者可以说在某

2、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可称为微观因素。下面以武汉市为例,分析评价武汉市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静态因素①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上,士壤肥沃,地形平坦,有利于对外交通联系。②武汉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适中,降水丰富,雨热同期。③武汉地处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河流径流量丰富,为武汉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另一方面,河流交汇处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2)社会经济因素——动态因素①武汉市靠近大冶铁矿,有利于发展钢铁工业,便利的交通运输是钢铁工业选址在武汉而不在大冶

3、的主要原因。②武汉市交通发达,位于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同时京广铁路穿过武汉,带动了武汉的发展。③武汉市是湖北省的政治中心,也是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④近年来,武汉市发展高科技,拟建成我国的“光谷”之一,武汉市的旅游业日趋发达,为武汉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评价要运用综合思维方式,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不断出现影响城市兴起和发展的新的区位因素。除了科技、旅游等因素外,还有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环境保护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因素

4、之一,那些污染严重的产业将得到治理,城市的经济结构也会随之改革。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城市区位因素也在发展变化,有些因素的影响减弱,有些因素的影响增强。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对城市区位产生较大的影响。练习题读右图,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地形、河流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回答1—2题:1.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A、AB、BC、CD、D2.下列各点中,与亚马孙平原地区城市兴起的自然条件最吻合的是:A、AB、BC、CD、D下图是某一狭长河谷地之聚落与人口分布示

5、意图,该地居民正计划在其间兴建一座活动中心,供全体居民集会使用。兴建原则是要使所有居民至活动中心的总距离最小。据此回答3—4题:2.活动中心应该兴建在下列哪一个聚落?A、aB、bC、dD、e3.若将g聚落居民迁至距a聚落右侧15千米处,则活动中心应兴建在下列哪一个聚落?A、aB、bC、dD、e5.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000年时该地区形成了5个城市,其城市的分布规律主要是沿、沿和沿。(2)从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分析,其中C为城市,D为城市,E为城市。(3)从交通条件分析,村镇A形成城市的主

6、要条件是。村镇F没有形成城市的主要原因。8.读“原始环境及经漫长改造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处形成大城市的有利条件:地形__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__,地理位置____________。(2)E处形成城市的原因最有可能的因素是A、有丰富的石油资源B、设立为行政中心C、为了军事防御D、为了发展牧业39.(06高考四川卷)在人类社会近现代发展史上,出现过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的转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试分析图10中阴影区所示城市带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10分) (07

7、全国卷1)读图9,回答(3)~(4)小题。(3)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13分)(4)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7分)(3)沿海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条件优越(降水适度,气温适中);完善发达的(海、陆、空)交通运输(港口优良,海运发达;有铁路、公路与东、中部地区联系;航空运输发达);科技水平高;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3)地形:仅次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3分)农业: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2分)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2分

8、),以及可能的水(漕)运通道。(1分)(4)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2分),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3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