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和苏联解体

斯大林模式和苏联解体

ID:16292433

大小:2.33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8-08-09

斯大林模式和苏联解体_第1页
斯大林模式和苏联解体_第2页
斯大林模式和苏联解体_第3页
斯大林模式和苏联解体_第4页
斯大林模式和苏联解体_第5页
资源描述:

《斯大林模式和苏联解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斯大林模式与苏联解体一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列宁(1870—1924)列宁1918年10月16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军事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的最初实践1、对经济实行集中管理,采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国家机关直接管理企业,企业只是执行国家计划的工具。2、农民对自己生产的粮食无任何处置权,先是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卖给国家,从1919年1月开始实行余粮征集制,国家根据所需数额向农民摊派,农民无偿按摊派数额把粮食交给国家,很少得到补偿。3、严格限制市场和私人贸易。国家对粮食、农产品和工业品实行垄断,取消私人商业。国家法令规定凡是销售国家垄断的工业品、营养品等行为便是

2、犯罪,将遭受剥夺10年自由、强制劳动等惩罚。国家无偿向企业提供原料,企业产品及其他一切收入无偿上缴。职工大部分工资通过实物支付,国家无偿向工人提供工作服和蔬菜。对17岁的以下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国家供应全体学生膳食、服装教材和教具等。4、在分配领域实行平均主义,平均分配有限物资,实行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常途径1、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明确规定交纳额和期限,缴纳后的剩余粮食完全留归农民支配,农民可以进行自由贸易。2、允许私人经营小企业,以增加社会产品和物资财富的总数额。3、施行“租让制”和“租借制”,前者是把国家企业租给外国资本

3、家经营,后者是把一些中小企业租给本国资本家生产,国家获取税金和产品。斯大林简要生平斯大林(1879年~1953年)生于格鲁吉亚哥里城一鞋匠家庭。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1年3月开始职业革命家生涯,先后被捕7次,流放6次。1903年被选进党的高加索联盟委员会。曾参加俄国1905年革命,1917年5月当选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10月主持党领导武装起义的革命军事总部,协助列宁组织和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他担任苏联最高领导,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3月5日因患脑溢血在莫斯科去世。列宁去世后的理论论争与模式选择一国家能否建

4、成社会主义之争反对方: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赞同方:斯大林、布哈林Leon·Trotsky托洛茨基 (1879.11.07-1940.08.20,。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主要理论家之一和俄国革命领袖之一。二十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具争议的、也是备受污蔑的左翼反对派领袖,他以对古典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的独创性发展闻名于世。他是第三共产国际和第四国际的主要缔造者之一。1927年,因反对斯大林被开除出苏联共产党,后被流放、驱逐。先后流亡土耳其、法国、挪威和墨西哥。1938年,他在墨西哥与支持者创建了第四国际,即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与斯大林的共产国际(第三国际)对抗。

5、1940年在家中被暗杀。托洛茨基:1879-1940一国家能否建成社会主义之争反对方: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1、从不断革命论出发,托洛茨基认为,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会同那些曾经协助它取得政权的广大农民发生敌对的冲突。工农之间的矛盾在一国范围内无法得到解决。2、从“世界分工论”的角度出发,托洛茨基认为,世界各国经济整体上是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倚赖的,把个别国家从世界经济整体的联系和依赖中抽出来孤立地去理解其经济和政治命运的做法是根本错误的。如果忽视世界经济的分工,必然会大大减低发展经济的速度,而发展速度是一个决定因素,关系苏联的生死存亡。赞成方:斯大林、布哈林一

6、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工农之间的矛盾完全可以解决。但是,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不等于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因为依靠一个国家的努力,不能完全保障自己免除武装干涉的危险,只有在国际范围内,通过若干国家的无产者的努力,或者最好是在几个国家的无产者取得胜利之后,才有免除武装干涉的完全保障,也就是说,才能取得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在一国取得最终胜利是两个问题。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之争布哈林斯大林布哈林的理论:“落后型社会主义”与“乌龟速度”1、“落后型社会主义”:俄国处于一种半农奴制的野蛮状态,总体经济落后,在这样一个落后国家实行社会主义过渡,必须集中注意

7、力去解决农民问题。企图沿用过去的战争经验、阶级斗争的经验,仅仅通过法令、通过纯粹的暴力措施不可能完成自己的任务,任何操之过急、急于求成是没有用处的。落后型社会主义”显著特点是发展速度缓慢,过渡时期长。2、乌龟速度:“我们不会由于国内阶级差距和我们的基础落后而灭亡,甚至在低下的技术基础上我们也能够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这种发展将非常缓慢,我们将以乌龟速度爬行,但我们终究在建设社会主义,并且我们定将建成它。”1、进一步发展了列宁晚年的思想,突出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在市场机制下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应当通过“进化”和“改良”的办法,和平长入社会主义。2、承认从资本主义向

8、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仍存在着阶级,阶级斗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