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京剧”本质上属于京剧范畴-毕业论文 (7)

“现代京剧”本质上属于京剧范畴-毕业论文 (7)

ID:1629295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12

“现代京剧”本质上属于京剧范畴-毕业论文 (7)_第1页
“现代京剧”本质上属于京剧范畴-毕业论文 (7)_第2页
“现代京剧”本质上属于京剧范畴-毕业论文 (7)_第3页
资源描述:

《“现代京剧”本质上属于京剧范畴-毕业论文 (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区别‘京剧’和‘现代京剧’之间的本质差异的,不是演唱的唱腔、板式和念白的声调、节奏,而是唱念所采用的语音声韵。”“‘现代京剧’已抛弃(也只能抛弃)京剧百多年来所固有的语音声韵,它就不再是京剧了。”“这个新剧种,可取名为‘京音剧’。”这是笔者细读《“现代京剧”是京剧的异花变种》(见《中国京剧》2003年第11期)一文(下称《异文》)后,摘录的主要论点和结论。应该说,《异文》为了深入认识京剧的本质属性,依据的关于任一事物都有特定的质及其属性的原理是正确的,但在联系京剧艺术的客观实际时,因缺乏辩证思考,即未能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进行考察与研究,致使上述论点和结论有失偏颇。为此

2、,笔者不揣冒昧,直抒己见。虽然此类议论已是老生常谈,但心里有话,一吐为快。愿以拙见与作者商讨,并请方家和读者不吝赐教。      一、京剧的本质属性      京剧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笔者认为是京剧音乐,其中首要的是以皮黄为主的唱腔。因为:第一,唱腔是京剧区别于其它剧种的首要标志。京剧同其它剧种的区别较多,但人们在听戏时,却首先是从唱腔中判定它是否京剧。即使作为京剧源头的徽剧和汉剧,虽与京剧同属皮黄腔系,但徽剧侧重二黄(徽调),汉剧侧重西皮(汉调),京剧则是在徽汉两调合流的基础上,吸取了许多剧种和地方小曲的艺术因素,加上部分字音的“京化”,才形成自己的唱腔体系。它既是皮黄

3、并重,又含昆曲和地方小曲,并在语音声韵、旋律处理和伴奏乐器等方面,与徽汉两剧种有所差别,因而听众绝不会将它和徽汉两剧种混同。第二,唱腔在京剧演唱艺术中居于首位。一方面,京剧演唱艺术体现在演员身上,其特点是唱念做打的综合运用,其中唱居首位,已是众所周知。观众在剧场里享受视听时,最重要的还是听唱。舞台上演员沁人肺腑的唱腔,不仅令观众荡气回肠、交口称誉,而且许多名家名段,还会在戏迷票友中广为传唱。虽然人们常说“千斤念白四两唱”,这仅说明学好念白比唱腔艰难,并非念白高于唱腔。另一方面,“无曲不成戏”也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京剧之“曲”(即京剧音乐)中,唱腔远比管弦乐和打击乐重要

4、,最具代表性。如果舍弃了唱腔,还有何京剧可言?第三,唱腔的“稳中有变”,使京剧演唱艺术流派纷呈。京剧的演唱艺术是程式化的,唱念做打都有一定的规范。京剧艺术又是以演员为中心的,演员中成大器者,对唱腔板式累月经年地切磋琢磨,在板式基本不变的基础上,音色、音量、音速的对比等方面,有了不俗的变化,使其润腔与唱法,独具流派特色。与此相应,念白和做派也各有千秋,京剧舞台呈现出百卉千葩、争奇斗妍的繁华景象。   笔者所言以皮黄为主的唱腔,是包含特定的语音声韵的。因为这两者在演唱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可或缺。就“传统京剧”而言,演员的唱腔必须以湖广音中州韵作为语音

5、声韵的标准,唯有这样,唱腔才能保持“原汁原味”,令观众听后回味无穷。与此同时,湖广音中州韵也只有存在于唱腔(亦含念白)之中,才能体现其悦耳动听的魅力,并显示“传统京剧”独有的艺术特征。既然如此,湖广音中州韵同唱腔的关系,宛如胎儿孕育于母体,须臾不能分离。然而《异文》却片面地对湖广音中州韵从历史根源到艺术作用,不惜重墨地详加描述,并认定它是区别于“现代京剧”的“最根本、最主要、最本质的艺术特征。”而对唱念,仅以“它在京剧音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等寥寥数语一带而过。乍看好似注重详略,实质是故意回避,以便将湖广音中州韵从唱念中剥离出来,拔高它在京剧艺术中的地位,用“最、最、

6、最”等字眼,使其至高无上,成为区分是否京剧的唯一标准,达到排斥“现代京剧”的目的。其误导作用和负面影响不能低估。      二、“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差异 为什么“现代京剧”被视为京剧的异花变种而扔出“菊坛”?《异文》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在本质差异上,“现代京剧”不仅唱念声乐抛弃了湖广音中州韵,而且伴奏器乐运用了中西混合乐队,甚至大型交响乐团;另一是在非本质差异上,“现代京剧”的做工和武打比之“传统京剧”存在着“不争的天壤之别”。   笔者不以为然。首先,“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并无本质差别。因为“现代京剧”的唱腔仍然以皮黄为主,只是根据塑造人物、剧本节奏和舞

7、台景象的需要,在音乐旋律和润腔唱法上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使音乐形象更为丰满和谐,自然流畅。因而,其名家名段也能在戏迷票友中广为传唱。音乐形象与伴奏形式息息相关。“现代京剧”的乐队组合编制,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观众审美的需要。它虽然改变了“传统京剧”的伴奏形式,但“以中为主”、“洋为中用”的原则未变。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这种新型的伴奏形式,对京剧音乐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许多精品剧目中,演奏出优美动人的音乐,更是显而易听的。因此,笔者联想到:同是“洋为中用”,同是民族艺术,为何民族歌剧《江姐》、《红珊瑚》等运用交响乐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