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责任如何区分

产品责任如何区分

ID:16293335

大小:58.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9

产品责任如何区分_第1页
产品责任如何区分_第2页
产品责任如何区分_第3页
产品责任如何区分_第4页
产品责任如何区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品责任如何区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赢了网s.yingle.com遇到损害赔偿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点击>>http://s.yingle.com产品责任如何区分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的产品责任制度在规定损害赔偿的同时,也规定了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两种责任形式。《侵权责任法》第45条规定:“因产品缺陷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生产者、销售者承担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这就确立了产品责任中的预防性责任形式。被侵权人请求生产者、销售者承担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责任时应当满足两个要件:一是产品存在缺陷。这里所说的产品缺陷,应当与产品责任中其他部分的产品缺陷认定

2、采相同的解释,即产品具有不合理的危险就属于产品缺陷。在认定产品缺陷时并不考虑生产者或销售者的过错,只要产品存在缺陷,被侵权人都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第45条的规定提出请求。二是产品缺陷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所谓“危及”是指法律并不要求缺陷产品已经实际造成了损害,只要存在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损害的危险,就满足了法律规定的要件。显然,由于《侵权责任法》第45条确定在产品责任中可以采取多种责任形式,这就产生了损害与妨碍、危险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即损害是否是包括了妨碍、危险的概念按照立法机构的理解,《侵权责任法》中所使用的“损害”既包括现实损害,也包括

3、可能发生的危险,因而是一个范围十分宽泛的概念。在我国《侵权责任法》中,损害的概念并未完全被赋予统一的含义。在法律咨询s.yingle.com赢了网s.yingle.com一些情形下,损害被加以狭义地解释,与妨碍、危险等概念仍有较大的区别。如《侵权责任法》第16条所说的“人身损害”概念,就是指生命、身体、健康等实际损害。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侵权责任法》也采广义的损害概念。例如,该法第8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此处的“损害”,应认为既包括实际损害,也包括危险和妨碍。例如,数人在施工中未遵循有关操作规范

4、,对邻人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险,邻人有权要求其共同承担消除危险的责任。由于我国《侵权责任法》采取多种责任形式,其在多个条款中使用的“责任”概念,其内容上也包括了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责任形式,相应地,其中所说的“损害”也包括了妨碍和危险。所谓妨碍,是指对他人行使权利的不合理的障碍。这种障碍可能实际造成损害,也可能没有实际造成损害。例如,在通道上施工、设置障碍影响路人通行的,或在他人窗前堆放物品妨碍他人通风采光的,对这些行为,受害人难以证明其是否受到了实际损害,但是可以证明其受到了妨碍。此种情况下受害人只要能够证明其权利行使受到障碍,就可以要求排除

5、,即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侵权人排除妨碍。所谓危险,就是指侵权人的行为有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权益现实损害的可能性。有学者认为,危险是行为人的行为对他人人身、财产权益造成了现实威胁。[9]笔者认为,威胁和危险均指造成这种现实损害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是通常所说的损害之虞,它必须是即将来临的或者真实的,而不是臆想的,也并非没有任何实际根据的猜测和担忧。[10]例如,消费者购买了特定品牌法律咨询s.yingle.com赢了网s.yingle.com的汽车,但由于其安全气囊存在缺陷,故消费者有权请求其进行修理或更换,这就是行使请求消除危险的权利。由于《侵权责

6、任法》第45条确定了产品责任中可以采取多种责任形式,似乎产品责任中的损害就应当包含妨碍和危险。但笔者认为,在产品责任中,应当采狭义的损害概念,将损害与妨碍和危险区分开来,其中的主要理由有如下几项。第一,确定不同责任形态的构成要件不同。在侵权责任形态上,由于损害赔偿与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属不同的形态,客观上要求依据不同的构成要件分别加以判断。就排除妨碍而言,是指排除缺陷产品对他人人身或财产的妨碍。在一般情况下,排除妨碍都是指被告的物造成他人权利行使的妨碍。在产品责任中,产品属于购买人所有,所以一般不会有自己的物对自己构成妨碍的问题。但实践中也有个例

7、存在,如买受人购买了成套的机械设备,其中部分设备有缺陷,导致其他设备的妨碍,此时买受人也可以主张排除妨碍。就消除危险而言,是指消除缺陷产品可能给他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的危险。例如,产品在投入流通以后发现存在缺陷,生产者、销售者应当采取警示、召回等补救措施,如果没有采取这些措施,而可能危及他人财产或人身,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生产者或销售者承担消除危险的责任。排除妨碍和消除危险要适用《侵权责任法》第45条的规定。就赔偿损失而言,要求以实际损失的发生为前提。《侵权责任法》第43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

8、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此处所说的“损害”,即指狭义上的损害,与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有所不法律咨询s.yingle.com赢了网s.yingle.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