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心理学发展新契机

探索心理学发展新契机

ID:16293995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9

探索心理学发展新契机 _第1页
探索心理学发展新契机 _第2页
探索心理学发展新契机 _第3页
探索心理学发展新契机 _第4页
探索心理学发展新契机 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索心理学发展新契机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探索心理学发展新契机  西方心理学的缺陷在于其强硬立场和高傲姿态,拒绝包括文化在内的外来资源介入所带来的学术上借鉴;本土心理学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西方心理学文化缺失不足,但又易于陷入封闭性和保守性,无力于拓展文化边界。跨文化研究以文化品格为前提,取文化比较之长,舍心理学无文化之短,有望为开辟心理学研究新视野、新方向和新途径提供契机。  1文化转向:心理学文化回归  1.探索心理学发展新契机  西方心理学的缺陷在于其强硬立场和高傲姿态,拒绝包括文化在内的外来资源介入所带来的学术上借鉴;本土心理学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西方心理学文化缺失不足,但又

2、易于陷入封闭性和保守性,无力于拓展文化边界。跨文化研究以文化品格为前提,取文化比较之长,舍心理学无文化之短,有望为开辟心理学研究新视野、新方向和新途径提供契机。  1文化转向:心理学文化回归  1.1文化视界:西方心理学困境西方科学心理学从诞生至今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为达到心理学科学化目的,把意识形态、态度、价值系统和社会规范等文化要素隔离于心理学研究范畴以外,陷入为科学而科学的尴尬境地。“当科学心理学从欧洲输入到美国,在北美得以确立、发展时,心理学家努力寻求心理规律普遍性和抽象性。他们希望确立人的行为和心理功能与化学相类似的元素周期表,文化被

3、看作是无关变量,并没有包含在研究设计中。”西方心理学无论是从动物行为类推至人类心理的决定论,抑或是以人类心理推知动物行为的还原论,其立论法则的背后实质隐藏着一种由原来对文化的漠视,到实事上不能驾驭研究的无奈,继而迫使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继续选择无关宏旨的主题越走越远。这种规避了文化与人的心理相生相伴研究,试图人为剥离文化与人的一体性,在解释和构筑人心与人性上产生和遇到了诸多问题。  此外,西方心理学的文化心态、文化根基和文化观不可避免地产生扭曲文化研究态势。一方面,在西方心理学的研究视域中,文化只是一种静态实体而非动态的影响力量,也即是外在于人类

4、行为的准自变量或是虚假变量的一种外部刺激;另一方面,基于西方文化的科学心理学秉持了西方文化中心观精神旨趣,其研究自始充满了期望建构适合于全人类普遍适用的心理学并成为心理学立法者的霸气和野心。对于西方心理学而言,文化只是披着一件皇帝的“新装”而已。无限膨胀的文化心态,遮住和扭曲了西方心理学者审视文化的视线,尽管他们手中操持着文化,但文化却不见了。  1.2跨文化心理学:跨文化研究预设和难题缘于对文化的离弃与伪饰,使西方心理学研究过程和结果解释性信度和效度大打折扣;被其力捧的数据分析和统计测量无情地肢解了人性。缺失文化的西方心理学研究如今面临着越来

5、越多的问题和难题。  随着上世纪60年代以来后现代思潮滥殇与殖民运动大潮涤荡,多元文化论兴起,为西方心理学文化转向提供新的契机和机遇。知识社会学表明,任何一种心理学理论、方法、研究取向和流派形成都是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产物。这就意味着心理学“应该”研究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化中的行为,而不仅仅研究主流文化中可观察到的行为。如果将每种文化中心理学研究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当可发现其中可能隐含人类心理某些启示性的东西。跨文化心理学得以诞生。  跨文化心理学将文化从众多的环境变量中突出出来作为一个核心自变量,作为被关注焦点进入心理学研究视野。由跨文化心理学衍生的

6、跨文化研究则为心理学未来发展,从根本上转换了研究视角,其意义在于为当代心理学家提供了一个了解人类行为的新视野和新的研究方式。它是以文化为变量研究心理和行为的异同,通过跨文化比较,对心理学的某些概念、理论和假设予以文化上的比较和检验,从而验证研究过程和结果解释上的外在效度。每一种心理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尽管在单一文化中或是在控制实验条件下可能具有较高的文化解释性,即具有一定的内在效度,但在缺失跨文化比较时,能否外推到其他文化,以观照该文化内民众心理,也具有文化的解释性,即一定的外在效度,则未为可知。  一种理论的解释性仅仅具有内在效度,并不足以说

7、明其有效性和文化上的不变性,只有经过多种文化条件下检验和求证,才能称之为有效。这种可以说是心理学理论构建的理想或是高层面求索,离不开文化间比较研究。  杨国枢先生以实证方法揭示出中国人与美国人在按劳取酬心态方面的差异性,从而验证了美国心理学家所求证的结论在中国并没有较高的外在效度,背后的根源则是中美文化上的巨大差异。皮亚杰从生物学角度推导出的认识论尽管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能否具有跨越文化的普适性,他本人也不敢妄加断言。他说:“如果放弃文化背景来谈论它,也只不过是一种联想而已。”因此,他主张对其理论进行跨文化研究,以提高其外在效度。  从相当程度

8、上,跨文化心理学对于扭转、纠正和改变西方主流心理学漠视甚至有意忽视文化研究取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文化心理学的检讨之声不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