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两首“三维设计”诗歌赏析

李商隐诗两首“三维设计”诗歌赏析

ID:16297470

大小:4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9

李商隐诗两首“三维设计”诗歌赏析_第1页
李商隐诗两首“三维设计”诗歌赏析_第2页
李商隐诗两首“三维设计”诗歌赏析_第3页
李商隐诗两首“三维设计”诗歌赏析_第4页
李商隐诗两首“三维设计”诗歌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商隐诗两首“三维设计”诗歌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1]。【赏析】金昌绪;杭州人。《全唐诗》仅存诗一首。在大量优美的唐诗中,这首五绝成为特别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名篇之一,绝不是偶然的。它取材单纯而含蕴丰富,意象生动而语言明快。引人入胜,耐人寻绎,令人一读不忘,百读不厌。这首小诗以妍美的生活意象体现幽怨的情思:一个春光明媚的清晨,和煦的微风中飘拂着温馨的花香,翡翠般的绿叶装扮着一株株树木,显得特别清新可爱。在一家庭院的树梢头上,有几只爱唱歌的黄莺儿正在欢唱着——突然,住室的门被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位钗横鬓乱的红颜少妇,嗔怒

2、地把唱得正欢的黄莺儿赶跑了,口里还喃喃不已地自言自语着……这就是此诗要描绘的一幅生活画面。人们不禁要问:春光如此可爱。黄莺儿婉转的歌声又那么悦耳动听,这位少妇为何无心欣赏良辰美景,反而要把黄莺儿赶走呢?原来,她的丈夫久戍边疆,遥遥千里,音容杳无,她寂寞惆怅而又无可奈何,只能寄希望于梦中和亲人相见。此刻,也许她在梦境中正走在去边地的路上,满心欢喜地盼望着和丈夫的会面,不知趣的黄莺儿偏偏在这个时候惊扰了她的美梦,她连这种虚幻的安慰也不能得到,怎能不把一腔怅恨无端地向着黄莺儿发泄呢?五言绝句妙在以小见大,语短意长,本篇正是如此。它

3、摄取了一位少妇日常生活中一个饶有趣味的细节,反映了一个重大的社会课题。诗中所说的辽西,为唐朝东北边境军事要地。据史载,当时在唐朝东北边境上居住着奚、契丹等少数民族,唐王朝和契丹族之间多次发生战争,朝廷曾先后派武攸宜、张守珪等进击契丹人。天宝之后,契丹族更加强大。由于边事频仍,到辽西一带戍守的士卒往往长期不得还家,甚至埋骨荒陲。因此,广大人民希望统治者能够安抚边庭,过安定团聚的生活。唐代有不少诗人曾写过这个题材,如高适著名的《燕歌行》就涉及张守珪击契丹事。令孤楚也写过一首五绝《闺人赠远》:“绮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朦胧残梦里。

4、犹自在辽西。”这两诗的主旨与《春怨》并无二致。构思也颇为相似。不过,《闺人赠远》虽不能把丈夫盼回,却毕竟在梦中同亲人见了一面,《春怨》连这种虚幻的美梦也没有做成。怨情尤为沉重而凄惋。它以颇富民歌风味的清新的语言,通过一个意蕴丰富的动作性细节的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广大人民在当时所承受的精神痛苦与哀怨情绪,所以最能拨动读者的心弦。在结构上,这首诗不同于惯常的起承转合的思路,而是突如其来地先写一个“打起黄莺儿”的动作意象,然后层层递进地叙明原因。为何“打起黄莺儿”?是因为不让黄莺在枝间啼叫;为何“莫教枝上啼”?是因为黄莺的歌

5、声惊扰了佳人的好梦;为何特别恼怒黄莺“惊妾梦”?是因为它把佳人在梦中到辽西与丈夫会面这一线可怜的希望也给无情地打消了。四句小诗,句句设疑,句句作答,犹如抽蕉剥笋,剥去一层,还有一层。所以,它不仅篇法圆净。而且在结构上也曲尽其妙。杨慎《升庵诗话》谓此诗“有神圣工巧”,倒也不算过分。[1]辽西:大约指唐代辽河以西营州、燕州一带地方。即今辽宁省锦州、朝阳至北京市东北怀柔、顺义一带,隋代因秦汉旧名曾于此地置辽西郡,寄治于营州,唐初改曰燕州,州治在辽西县。10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很

6、久都没有收到爱妻从远方的来信,得不到家人音讯,只有在睡梦里才能回到家乡以解乡愁。可是中宵醒后,恍然发觉离别已是悠悠数年,顾望四周,只有空荡荡的床榻和寂寥凄寒的秋夜相对,不由得心生凄凉。寂居异乡,平日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那一片绿意和秋天的红叶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变得黯淡模糊,雨夜的凄寒、月色的冷清,又哪里比得上乡愁的磨人呢?《端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漂泊异乡、思念故乡时创作的一首诗。端居:闲居的意思。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诗人远别家乡和亲人,时间已经很久。妻子从远方的来信,是客居异乡寂寞生活的慰藉,但已

7、很久没有见到它的踪影了。在这寂寥的清秋之夜,得不到家人音书的空廓虚无之感变得如此强烈,为寂寞所折磨的灵魂便自然而然地想从“归梦”中寻求慰藉。即使是短暂的梦中相聚,也总可稍慰相思。但是一觉醒来,竟是悠悠相别多年,魂魄未曾入梦。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悠悠”二字,形象地显示出远书与归梦的遥远不可及,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落空时怅然若失的意态。双方别后多年、山川阻隔的伤感和无奈,也隐约见于言外。只有空床敌素秋,写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素秋,是秋天的代称。秋天暗示

8、色彩相当丰富,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皎洁凄寒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清寒气息的秋天景物。对于一个寂处异乡、“远书归梦两悠悠”的客子来说,这凄寒的“素秋”便是引动愁绪的一种触媒,对毫无慰藉的心灵是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然而,诗人可以用来和它对“敌”的却“只有空床”而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