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态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应用

试论生态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应用

ID:16302781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9

试论生态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应用_第1页
试论生态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应用_第2页
试论生态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应用_第3页
试论生态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应用_第4页
试论生态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生态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试论生态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应用摘要:绿色建筑就是一种象征着健康、环保、节能、高效的人居环境,以生态学的科学原理指导建筑节能设计实践。生态节能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集成技术,本文将从绿色建筑的涵义、原则和手法进行全面阐述。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原则、设计手法Q141绿色建筑的涵义绿色建筑就是一种象征着健康、环保、节能、高效的人居环境。绿色建筑其涵义为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中,最少程度地占有和消耗地球资源,最小且高效率地使用能源,最少产生废弃物并最少排放有害环境物质,成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利生态系统与人居系统共同安全、

2、健康且满足人类功能需求、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及舒适度需求的可持续建筑物。2绿色建筑的原则绿色建筑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和谐原则:建筑作为人类基本的生活、生产场所,由于其建造过程和使用拆除的全寿命过程存在着消耗和影响,其自身系统和谐、与环境关系和谐便成为绿色建筑特别强调的重要的和谐原则。9②适地原则:以建筑符合生态系统安全、健康为依据,高效利用土地,符合人文特性和经济属性的建设选址和规划设计,是绿色建筑建造、使用所必须遵循的的条件和根本原则。③节约原则:资源占有与能源消耗在符合建筑全寿命周期使用总量与使用功能均衡的前提下,实现最小化

3、与减量化的节约原则。④高效原则:建筑作为人类的居所,其建造、使用、维护与拆除应本着符合人与自然生态安全、和谐共生的前提,满足宜居、健康的要求,系统地采用集成技术提高建筑功能的效率,优化管理调控体系,是绿色建筑的高效原则。⑤舒适原则:舒适要求与资源占有及能源消耗在建筑建造、使用与维护管理中一直是一个矛盾体。在绿色建筑中强调舒适原则不是以牺牲建筑的舒适度为前提,而是以满足人类居住舒适要求为设定条件,通过人类长期依托建筑而生存的经验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探索发展,总结形成建筑绿色化、生态化及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建筑综合集成系统技术,以满

4、足绿色建筑的舒适原则。9⑥经济原则:绿色建筑的建造、使用、维护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问题。高投入、高技术的极致绿色建筑虽然可以反映出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高端水平,但是并非只是高技术才能实现绿色建筑的功能、效率与品质,适宜技术与地方化材料及地域特点的建造经验同样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发展途径。唯技术论和唯高投资论都不是绿色建筑的追求方向,适宜的投资、适宜成本和适宜消费才是绿色建筑的经济原则。3绿色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手法绿色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主要分为主动式设计与被动式设计。绿色建筑的主动式设计即在绿色建筑中采用各种高效集成的技术手段,实现

5、绿色建筑的功能。被动式设计则是在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的同时灵活设计应用,即根据符合地域气候的建筑物本身的设计,来控制能量、阳光、空气等的流动,在减少地球环境负荷的同时,考虑获得舒适的室内环境的设计方法,并用技术手段补充不足部分。绿色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手法主要有如下几点:3.1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天然的阳光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充分利用天然采光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照明用电,还提供更健康、高效、自然的光环境,从卫生的角度看,充分的日照还可以起到杀灭细菌和病毒的目的。建筑的自然采光就是将日光引入建筑内部

6、,通过设计手段精确地控制并且将其按一定的方式分配,以提供比人工光源质量更好的照明。9自然通风是一项改善人与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我国许多传统建筑中都有体现,如传统民居中的穿堂风等处理手法,较之其他相对昂贵、复杂的生态技术,自然通风是一项比较成熟而廉价的技术措施。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自然通风可在不消耗不可再生的能源的情况下降低室内温度、带走潮湿的气体、排除室内污浊的空气,使人体感到舒适,并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空气,有利于人的生理和心里健康,减少人们对空调系统的依赖,从而节约能源、降低污染、预防疾病。自然通风和采光往往是结合在一

7、起的。通过保证房间内及中庭顶部一定的开窗面积,既达到了自然采光的目的,又可依靠室内外的风压及热压差,形成有组织的自然通风,在室外气候适宜时通过自然通风达到调节室内热环境的目的。3.2改善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建筑物围护结构应有较好的保温隔热功能,一般通过建筑外墙的耗能约占建筑物全部耗能的40%,因此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对改善室内热工环境及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气候条件的差异,对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性能要求都不同,一般情况气候越严寒,其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要求就越小,需要用导热系数小的高效隔热材料附

8、着在墙体结构来改善整个墙体的热工性能。根据复合材料与主体结构相对位置不同,分为外保温技术、内保温技术及夹心保温技术,其中外墙外保温是目前较为高效、简单的保温节能技术。9要注意围护结构的保温不等于隔热,隔热的目的是尽量减少围护结构吸收的太阳热辐射向室内传递。对于自然通风的建筑来说外围护的隔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