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修们回向的精彩问答

同修们回向的精彩问答

ID:16306414

大小: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9

同修们回向的精彩问答_第1页
同修们回向的精彩问答_第2页
同修们回向的精彩问答_第3页
同修们回向的精彩问答_第4页
同修们回向的精彩问答_第5页
资源描述:

《同修们回向的精彩问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於「回向」的精采问答: 问一、可否烦请开示「回向」的真义?譬如修学正法时,若将功德回向给亲人以超度,或回向给冤亲债主以解冤释结,此时是指将所有功德送给对方,自己不留任何功德受用吗?但功德并非有相的物质等外五尘,对方如何因自己的回向而受益?其余做法事及布施时的回向也同理吗?布施利益众生时,如果要回向给自己、他人或非人时,该怎麽做?只需在自己心中说即可,或得口讲、手写叙述才算数?或应到寺院佛前说?若所要回向的人仍在人间,需要当面对其回向吗? 答:1.回向的义理,回向乃是解脱分善根所含摄的,也是经中说七种最上供养之一,所谓「礼拜

2、、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回向列为最後分,显示菩萨广行一切善根之後,必须回向早日成佛,因成佛乃能广利一切众生,福德庄严圆满故,智慧庄严圆满故。所以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说:「回向者,谓以一切施等诸行,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所以回向的真义乃是为了透过菩萨一切的善净行,希望增上自己与众生在解脱道及佛菩提道的圆满成就,等而下之才是在世间法上面的遮障减少、福报增广,故以利益众生及自己能够在佛道上的成就为主,若离此目的,无法圆满成就回向的功德。故在《小品般若波罗蜜经》须菩提尊者因弥勒菩萨的开示後而说:「若不

3、闻不得般若波罗蜜方便,能以诸福德正回向者,无有是处。」所以回向当以听闻证得般若波罗蜜方便,才能具足正回向;当以亲证实相以後,在内门中广修六度万行以後之回向为正修。所以回向乃菩萨快速证得无上正等菩提的重要行门。 2.回向本身的实践就是一分的功德受用,如法的回向,不论回向给别人或者自己,都不会有所谓的缺损,反而是增益,重点在回向的标的是佛道的成就,还是世间我所烦恼的需求?这当中有所差别,故善知识在书中所述「回向要具体」,乃是希望各位修学佛道的行者,不可盲目的回向,乃是要有具体的目标与对象,并祈愿世间逆境的解决与趣入菩提的善根,

4、如此於事於理皆可如法圆满,才能渐渐圆满方便善巧的无倒回向。且回向乃功德法,并不会因为物质的局限而无作用,虽是施微劣物的善根,亦可如《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中所说:「如是善根,物、田虽下,由回向力感无量果。」以此回向之功德转施给您所回向之人,对方当必有受用,你也成就布施回向之功德。 问二、请问若在没有佛堂或是没有佛像的地方,诵经、持咒、念佛或是无相拜佛後回向给自己或自家眷属是否如法?所做布施及放结缘书等种种回向是否也都须在佛堂或是佛前回向才如法呢? 答:回向不一定要在佛前才能进行。《大方广佛华严经》说:「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

5、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盘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CBETA,T10,no.293,p.846,a29-b10) 其中说到:「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在普皆回向的愿行之下,并没有什麽时候、什麽地点是不能回

6、向的。普贤菩萨一共有十个愿,号称「十大愿王」,除了普皆回向之外,另外还有九个愿,包括礼敬诸佛(拜佛)、称赞如来(有的咒语意思就是在赞颂佛菩萨)、广修供养、恒顺众生(如布施)……等等每一个都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如果还在意回向的场所是否清净、是否有佛像……等等,就没有办法做到「念念相续无有间断」的回向了。所以,没有必要的分别,应该尽量放舍;见地越精纯越好,方法也是越单纯越好,这样修行才容易进步。什麽叫做没有必要的分别呢?原则上,只要我们把心安住在法上面,而在外相上不会惹人讥嫌,就没有关系。超过这个范围,就是没

7、有必要的分别。例如,没有旁人在场,我们又一直安住在法上面,就不必在意有没有佛像,乃至场所是否清净的问题。如果有旁人在场,而场所或时机不对,也可以在心里默念回向;甚至只要心里闪过回向的念头,也会有回向的效果;因为回向所以能够产生作用,是由於如来藏的缘故,而如来藏了众生心行,并不是透过语言文字的,当末那起决定的作意和思心所时,如来藏就已经了知,并不是等到语言文字出现之後才了知。 问三、求教关於如何增长福德资粮之事: 1.诵经回向属於法布施吗?能增长现世之福德吗?2.回向之对象可以同时含括冤亲债主与法界众生吗? 3.《地藏菩萨本

8、愿经》是可以持诵的真经吗? 4.以持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作为增长福德之主修是否恰当?忆佛拜佛亦以地藏菩萨为对象好不好呢? 5.末学深感身心之苦大大障碍断除我见之观行,遑论求开悟,这似乎属於因果问题,请问上面的方式有帮助吗?(因为因果不可违,布施种下的福田应不能抵销过去的恶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