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文本成佳作课堂观察资料汇总

巧借文本成佳作课堂观察资料汇总

ID:16314035

大小:12.13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08-09

巧借文本成佳作课堂观察资料汇总_第1页
巧借文本成佳作课堂观察资料汇总_第2页
巧借文本成佳作课堂观察资料汇总_第3页
巧借文本成佳作课堂观察资料汇总_第4页
巧借文本成佳作课堂观察资料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巧借文本成佳作课堂观察资料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巧借文本成佳作——基于课堂观察的听课评课活动古林镇中学初二语文组【背景】1【教案】2【课前会议实录】3【教学实录】4【课后访谈】10【课后会议实录】12【课例评析实录】13视角一:基于教学设计的主干性提问13视角二:教师对学生的回应15视角三:学生对教师的回应17视角四:学生之间的活动18视角五:课程内容理解20视角六:教学整体设计21视角七:媒体与方法22视角八:建构和评价27【主持人总结】28【骨干教师点评】2937古林镇中学初二语文课堂观察材料汇总【背景】新课改实施以来,古林镇中学语文备课组一直致力于从备课、上课、听评课等多角度探索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然而一段时

2、间以来,大多数一线教师仍然处于迷茫,旧有的模式已经打破,新机制却总是建立不起来。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反思性教学对课堂教学的促进起着意想不到的作用。因而如何让反思性教学更见成效,这是备课组和教师个人都急需突破的难题。2010年3月份,我们备课组接到了一份教研专题材料《从观感到观察》,它是宁波市城区部分高中兼职教研员和初中部分骨干教师就宁波三中房鹏老师执教的《老王》,从八个视角所做的全程记录。备课组教师对此材料进行集体学习、研究、讨论。大家如获至宝,感觉这种在听课前确立具体观察维度、明确听课教师个人分工,然后从听课中捕获的量化数据展开评课的新型听评课模式,正是引领教师进行反思教学

3、的好方法。这样目的性、指向性明确的听评课方式摆脱了传统听课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低效性,通过课堂观察研究来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进而改变教学现状、激发教师创新意识、提高教学研究的自我更新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此后我们就本校周灵春老师的优质课参赛课《谈生命》做过一次课堂观察,对课堂观察有了初步的感知,但没有深入。此次是对组内陈烈燕老师的《巧借文本成佳作》进行课堂观察,就“如何利用文本积累写作素材”这个主题,一起做个课堂操作层面的探讨。我们的教研宗旨是“基于问题探讨,致力方法共享”,所以在课堂观察及课后反馈中所呈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是本次活动所关注与期待的。37【教案】巧借文本成佳

4、作古林镇中学陈烈燕教学目标:1、回顾利用文本素材写作的基本方法,通过下水作文《千年的月光》初步感受新方法——文本素材组合法。2、欣赏下水片段《因为有了期盼》,讨论归纳文本素材为我所用的小技巧。3、通过课堂构思和练笔,初步掌握这种新方法,并激发学生利用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以古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引出写作素材正是一篇佳作的源头活水。2、回顾这学期围绕文本所作的写作训练。二、初步感知1、欣赏教师的下水作文《千年的月光》。2、请学生评价文章,并引导学生发现下水作文的素材全部来源于文本。从而引出课题:“巧借文本成佳作——文本素材组合法的运

5、用”。3、全班交流:看了老师的文章,假如再写《别样》为话题的作文,你会利用哪些课文来组织素材?三、课堂练笔1、补写《因为有了期盼》写作提纲。蝉儿因为有了期盼,就等待17年,绽放出生命的美丽;大山的孩子因为有了期盼,就跨越无数座山峰,见到了理想的海;。2、欣赏教师依据提纲写成的两个片段。3、小组讨论:来源于文本的素材应该怎样加工,才能成为中心突出、富有感染力的文字?4、师小结补充。5、片段写作及交流:请你仿照老师的例子,把你拟定的提纲扩充成一段文字。要求:打开思路,找准材料与中心的契合点,取舍文本素材;加入一些合理的想像;加入一些画龙点睛的感悟;表述诗意。四、布置作业1、作业

6、:请你运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利用文本素材,以《打开一扇窗》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2、同桌之间探讨《打开一扇窗》构思后全班交流。五、结束语同学们,写作是一种打开——打开思路、打开记忆、打开生活、打开心灵、打开生命……惟有打开方能领略天光云影的开阔,惟有打开方能触动文字背后的思索。37【课前会议实录】这次上课的是我校的八年级语文老师陈烈燕,结合本学期的活动主题“写作教学中如何利用文本资源指导学生写作”,在这样的一个课例基础上进行课堂观察,可谓又是个尝试。上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已经尝试了阅读课的课堂观察,在此基础上在写作课上进行观察是一个新的课题。因为写作教学在初中可算是个老

7、大难了,好多教师甚至都没有系统的进行写作教学,有的只是写作前的作文指导和写作后的作文讲评。所以在写作教学中如何突破,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学到些什么,并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成了我们参与这次活动的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陈烈燕老师承担了公开课的任务。参加观察的老师有:欧阳维欣、汪迟、徐巍、王琴儿、周灵春、李雅玲、何湘君参与听课的还有学校语文教研组七年级和九年级的老师。11月15日的备课组活动中,我们再次学习了观察材料《从观感到观察》,初步进行分工,陈烈燕老师在课前会议时初步谈了其上课构想。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