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就业思想状况调研分析报告

女大学生就业思想状况调研分析报告

ID:16320706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9

女大学生就业思想状况调研分析报告_第1页
女大学生就业思想状况调研分析报告_第2页
女大学生就业思想状况调研分析报告_第3页
女大学生就业思想状况调研分析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女大学生就业思想状况调研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女大学生就业思想状况调研分析报告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2014届女性毕业生的就业思想概况、对就业条件的自我评估、对职业的自我期待等情况,并进行了初步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研究和实际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措施有: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多元就业指导服务;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和创新拓展能力。  关键词:女性毕业生;就业思想;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242-02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2、是一所文科类高职院校,女生比例较高,根据女性特点解决好女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显得尤为突出。为及时掌握学院2014届女性毕业生就业心态和意向,准确把握其就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向她们提供针对性更强的高质量就业指导服务,创业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各二级院系开展了对女性毕业生的就业思想状况调查工作。本次调研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面向2014届应届女性毕业生共发放问卷2500份,收回有效问卷2110份,回收率84.4%,采用资料统计、数据比较等方法进行分析。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就业思想概况  1.大部分毕业生还是选择

3、喜欢或比较喜欢自己的专业的,但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仅占31.79%,说明学生在从“专业”向“职业”转变的方面思考和行动准备不够。  2.绝大部分毕业生没有详细做过职业生涯规划,甚至有11.94%的毕业生从未想过。大部分毕业生是从大二才开始关注和考虑就业问题的。但在学院的课程设置上,《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是作为大一新生的公共课开设的。面对这样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初步推想的原因可能包含:学生在接受课程教学时内心并不关注该问题;课程讲授的内容和方式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3.在求职时间的选择上,大部分选择

4、在毕业前6个月,以受调查的2014届毕业生为例,就是选择在2013年年底前准备。有18.23%的毕业生选择在毕业前2个月(2014年春天),更有1.83%的毕业生打算论文答辩后(2014年5月份左右)开始求职。现实安排中,许多用人单位于10月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校园招聘会。如果选择在年底才开始求职,可能在应聘技巧、心理准备上都比较滞后。以我们近年来长期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来看,很多单位的校招计划都是提前一年就开始准备的,其目的是希望能有尽量长的时间让新人与单位渡过适应期。在这个问题上,供需双方是存在断层的。  (二)对

5、就业条件的自我评估  1.选择就业优势占比最高的前三项与劣势占比最高的前三项中,有两项是重合的:实践技能、与人合作能力。相对来说,毕业生比较看重这两项指标。巧合的是,在我们今年开展的对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中,用人单位对学校2012届毕业生各项能力评分最低的是“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作为高职院校毕业生,需以技能见长,必须关注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分工的越来越精细,在职场中靠单打独斗取胜的已经越来越少,企业会更加强调团队合作意识,这点也应在教育教学中加以考虑如何得以实现

6、。  2.结合学生在求职方式和途径的选择结果,分析认为:学生在求职的行动上对学校和社会关系的依赖性较强,大部分同学选择对自己最有效的求职途径是就业指导和校园招聘,选择最有效的求职方式是用人单位来校招聘。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33.37%的学生认为在择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缺少社会关系,27.62%选择就业信息少,22.85%选择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社会关系通常认为依托于家庭背景,其实它同样可以来源于大学生自己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培养的社交能力,因此,应鼓励学生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不断积累自己的人脉,也是现代社

7、会对职业人能力的要求。对于学生选择就业信息少的问题,一方面学校应考虑扩大信息量、拓展信息传递的途径;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也存在没有积极主动的去寻求机会,而是被动的依赖学校的推荐。针对专业对口的问题,同样需要从学生自身对专业面的理解和学校教学中对专业的充分诠释来寻求解决办法。  3.在就业政策和就业流程的了解程度上,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并不了解,特别是就业流程37.18%的毕业生选择不了解。学校方面需要考虑用过多手段让学生接触就业相关知识。实际上,我们对于就业网的宣传贯穿了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同样,对于学院就业网关注度也

8、不高。表现出毕业生心理上觉得就业知识了解甚少和自身不积极主动关注的矛盾。  (三)对职业的自我期待  通过对就业地区、就业单位性质、月薪等问题的调查,组数据反映了2014届毕业生在求职前对职业的期待,对比我们在今年开展的2013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同类型数据,恰好形成毕业生理想与现实的对照。  超过60%的毕业生希望留在南京或苏南地区工作;2013届毕业生留南京的占5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