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2013-2014期末化学试题(14)

高一2013-2014期末化学试题(14)

ID:1632310

大小:1.24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1-12

高一2013-2014期末化学试题(14)_第1页
高一2013-2014期末化学试题(14)_第2页
高一2013-2014期末化学试题(14)_第3页
高一2013-2014期末化学试题(14)_第4页
高一2013-2014期末化学试题(14)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2013-2014期末化学试题(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2013学年(上)期末考试高三化学试卷(理科)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Fe:56Cu:64Zn:65Ag:108Ba:137一、本大题共15道小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FeBr3催化作用下与液溴反应,生成的一溴代物有4种B.1mol可以和4mol氢气加成生成甲苯C.(CH3)3CCH2CH3的二氯代物有7种D.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33.6L氟

2、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B.常温常压下,7.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C.50mL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D.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2013年1月13日大连市监测到的PM2.5日均值范围为每立方米210-278微克,远高于正常值每立方米75微克,则PM2.5可能导致空气形成气溶胶。B.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

3、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C.多肽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最基本单元D.一旦金属汞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放在水中保存以防挥发;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4、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进行了下列实验,该实验中操作步骤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溶液②加热煮沸③加入Cu(OH)2悬浊液④加入几滴稀硫酸⑤再加热⑥加入NaOH溶液,调PH至碱性A.①②④⑤③⑥B.①④②③⑥⑤C.①⑤②⑥④③D.①④②⑥③⑤5、下列各组物质中,每种物质都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的是

4、A.F2、Cl2、CuSO4B.Cl2、Al、H2C.H2S、HCl、H2O2D.F2、K、HCl6、两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均充入1molX和1molY,分别于300℃和500℃开始发生反应:X(g)+Y(g)3Z(g)。Z的含量(Z%)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在t3时刻改变了某一实验条件。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曲线a是500℃时的图像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C.t3时刻可能是升高了温度D.t3时刻可能是减小了压强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浅黄色的溴水中使其颜色褪去,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B.SiO2为酸性氧化物,故不能与任何酸发生化学反

5、应C.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箔放在酒精灯焰上不燃烧,说明铝不易与O2反应D.FeCl2、SO2、NO、Fe(OH)3四种物质都可以直接通过化合反应制取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2:IO3-+5I-+3H2O=3I2+6OH-B.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2HCO3-+Ba2++2OH-=BaCO3↓+2H2O+CO32-C.过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2SO2+H2O+Ca2++2ClO﹣=Ca(HSO3)2↓+2HClOD.NH4HS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NH4++

6、HSO3-+2OH-NH3+SO32-+2H2O9.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甲+乙=丁+己,甲+丙=戊+己;0.1mol·L-1丁溶液的pH为13(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B.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ⅣA族C.1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了1mol电子D.1.0L0.1mol·L-1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10、常温下:Ksp〔Mg(OH)2〕=1.2×10-11mol3·L-3 Ksp(

7、AgCl)=1.8×10-10mol2·L-2Ksp(Ag2CrO4)=1.9×10-12mol3·L-3,Ksp(CH3COOAg)=2.3×10-3mol2·L-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体积混合浓度均为0.2mol·L-1的AgN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一定产生CH3COOAg沉淀B.将0.001mol·L-1的AgNO3溶液滴入0.001mol·L-1的KCl和0.001mol·L-1的K2CrO4溶液中先产生Ag2CrO4沉淀C.在Mg2+为0.121mol·L-1的溶液中要产生Mg(OH)2沉淀,溶液的pH至少要控制在9以下D.向饱和AgCl水溶

8、液中加入NaCl溶液,K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