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与“ ”哲学的辩证分析

和谐”与“ ”哲学的辩证分析

ID:16324762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9

和谐”与“ ”哲学的辩证分析_第1页
和谐”与“ ”哲学的辩证分析_第2页
和谐”与“ ”哲学的辩证分析_第3页
和谐”与“ ”哲学的辩证分析_第4页
和谐”与“ ”哲学的辩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和谐”与“ ”哲学的辩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和谐”与“斗争”哲学的辩证分析摘要:本文重点讨论“和谐”与斗争的哲学关系。从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重点辩证分析了“阶级斗争”的特点、趋势。指出西方一些学者关于“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阶级”观点的误区,危害。古人说:“物极必反”。论证阶级斗争最终必然导致民主与法治。指出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基础是民主与法治。“天生万物,唯人为贵”与“天赋人权”是东西方价值观的交汇点、共同点。只有用全人类的先进思想与理论指导,建立民主与法治社会,才能真正做到振兴中华,造福人类。  关键词:和谐;阶级斗争;哲学;辩证分析;民主与法治  20世纪是人类社会大动荡时期,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国内战争、暴力革命、独立运动、社会制

2、度的变化、经济建设等。各国人民对此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有的是成功经验,有的是失败教训。应当认真总结经验,以史为鉴,避免重复犯历史性错误。  一、“和谐”思想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内涵  “和谐”的涵义是协调、温和、和缓、谦和、讲和、媾和、和平、和气,和衷共济,互助合作等。  古人说:“天时、地利、人和”是事业成败的必要条件。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明“人和”是事业成败诸条件中最重要的关键因素。  《论语•学而》中说:“礼之用,和为贵。”《礼记•乐记》中说:“其声和以柔。”这些都说明在社会关系与事物中和谐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的许多大政治家都懂得“和谐”与“人和”的重要,

3、在制定战略与策略时加以考虑和运用,有的取得实效与胜利。  另一方面,中国帝王的封建专制,也是世界上最残酷最无人性的制度之一。例如,为争夺皇权,频繁战争,杀人无数,尸骨如山,血流成河;宫廷政变频繁,父子相残,兄弟相煎,家族火拼的事件屡见不鲜;为巩固皇权,杀害功臣、满门抄斩,株灭九族,也是常见的;最残酷的各类刑法,如千刀万刮、活埋、烹等等。这种野蛮的政治与人民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强烈的反差;也极大地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事实说明:专制制度是万恶之源。这些是应当继续彻底批判和谴责的。  二、“斗争”思想的局限性与无限扩大化的危险性6  与“和谐”相对立的观念是冲突、对抗、斗争、战争。当然,在特定

4、时期,人民反抗侵略与压迫的斗争是必要的。即所谓“斗争”哲学。没有斗争就没有人民的胜利。但是,如果不分时间、地点与条件,把“斗争”绝对化,扩大化,时时、处处滥用,制造内部矛盾,就会出现社会长期混乱,甚至长期内战。“物极必反”,回顾国内外的实例很多。  例如,在“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扩大化和“防修反修”的错误观点指导下,“反右运动”打击了50万知识分子,占当时全国知识分子总数的10%。这是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严重打击。“文革”十年动乱,群众组织间的争夺战,“乱批乱斗”无辜人士,一些地方发生武斗,打死许多无辜百姓;破坏了中华传统文化,破坏了教育,贻误了几代人;并使国民经济下滑到

5、崩溃的边沿。  三、西方一些学者关于“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观点的误区  20世纪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很大的莫过于马克思主义。那末,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按马克思的一些论著中,提出的解决无产阶级贫困与自由解放的道路是: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国家垄断一切、指令性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终消灭阶级、消灭国家、消灭政党、全人类自由解放。  据马克思(1818-1883年,德国人)自己说:“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斗争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6、。”《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第63页,1852,3,5。  实际上,大量历史事件和实践证明了与马克思观点不同的结论:  1、“阶级斗争”主要与政治制度有关  什么叫“阶级(英文class)”?简言之,阶级就是台阶,等级。一般是指社会经济、政治地位相近的群体,并将随着经济、政治地位的改变而变化。这是用作研究社会问题时的一种近似的分析方法。实际上,阶级界限并非固定不变的。因此,要明确划分,并加以固定是困难的。每一个等级的人都想往高一等级攀登,同时又要极力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并企图扩大自己的权益,这是个规律。例如,一个无产者,发财后就变成资产者,并希望财富不断扩大;一个农民起义领袖,胜利后可能

7、成为统治者,并想永远掌权和权力不断扩大。当然也可能发生相反的转变。如果,人为地去划分“阶级”,将其长期固定不变,并作为打击的敌人,或依靠,或团结的对象。那末,必然造成社会群体之间的长期人为对抗,或战争。从而导致社会混乱,浪费社会资源,不利于社会安定与发展进步。  什么叫“阶级斗争”?在马克思之前已有学者,提出过“阶级斗争的观点”。往往指不同利害群体之间的矛盾激化与冲突。阶级斗争的存在不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状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