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转股与银企关系思索

债转股与银企关系思索

ID:16325381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9

债转股与银企关系思索 _第1页
债转股与银企关系思索 _第2页
债转股与银企关系思索 _第3页
债转股与银企关系思索 _第4页
债转股与银企关系思索 _第5页
资源描述:

《债转股与银企关系思索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债转股与银企关系思索债转股与银企关系思索债转股与银企关系思索债转股与银企关系思索债转股与银企关系思索  为了解决我国国有银行中的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推动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继续深化改革,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对部分国有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施债权转股权(以下简称债转股)的战略部署。本文拟就债转股与重构银企关系作初步探讨。  一、当前我国银企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银行与企业关系的核心问题归根结底是

2、一个债权债务关系。因为企业的债务绝大部分来自贷款,而中国全社会债权的大部分都属于银行。在我国,企业对于银行信贷资金的需求量较大、依赖性较高,如果企业经济益好,产业利润高,资金周转快,银行资金的利用率就高,资金的收益水平也相应较强;反之,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好,产业利润低下,产品积压,资金沉淀,则必然导致银行信贷资金沉淀,经营风险增大,收益也相应下降。  当前我国银企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银行与企业的双向债务危机,国有企业运营效率低下与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并存,对国有企业的巨额亏损补贴和维持国有企业正常运转

3、所需的资金在财政无力负担情况下便无可避免地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国有商业银行来承担。表面看来,银行与企业同是商业借贷行为,但实际上企业偿还贷款的可能性极小。而且,我国银行与企业间的信用关系非契约化,银行贷出的款项既无法律保证,也无抵押担保,贷款企业受法律约束较软,一旦出现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就将大量拖欠银行本息,甚至出现逃债、废债和赖债等现象,造成银行资金的呆帐、坏帐(有的已构成损失),债务负担越来越庞大,信贷资产质量下降。  二、实施债转股能有效地化解银企债务危机,有利于银企合作  1.债转股的内涵。  债转股是

4、债务重组的一种方式,顾名思义,就是银行将对企业的债权转换为股权。在我国,债转股具体指的是我国四大四有商业银行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达、华融、长城、东方,依法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对部分企业实施债权转股权(正在进行的债转股确切地讲,是银行债权的转移),转移后,对于银行而言,由于投资主体的转换,银企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持股与被持股、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从而把原来由企业向银行还本付息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按股分红;对于企业而言,债转股既不是国家资本的无偿

5、沉淀或流失,也不是原有债务的一笔勾销,它只是根据国际上的经验教训,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所采取的一种特殊的资本运作手段,将银企“两困”的风险转给了肩负历史重任、具有投资银行功能、专门经营从商业银业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目的是为了减轻企业债务负担,化解不良资产和金融风险,从而达到银企“双赢(盈)”的目的,促使银行和企业双双走上良性循环之路。因此,实施债转股对于化解银企债务危机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为建立新型的银企合作关系奠定了一个健康的财务基础。  2.债转股对企业的选择性。  债转股是一项政策性、

6、业务性和时效性都非常强的新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对企业具有严格的选择性,而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实施债转股。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的若干意见方案》,债转股企业必须要在规定的范围内,具备以下五个条件:一是产品品种适销对路,也就是说国内要有需求,可替代进口,可批量出口,质量符合要求,有市场竞争力;二是工艺装备为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生产符合环保要求;三是企业管理水平较高,债权债务清楚,财务行为规范,符合“两则”要求;四是企业领导班子要强,董事长、总经理善于经营管理;五是转换约营机制的方案符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7、的要求,各项改革措施有力,减负增效,下岗分流的任务落实并得到地方政府确认。  三、建立新型银企关系应遵循的原则  1.相互依存,互惠互利。  企业是银行服务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银行的主要顾客之一。顾客是银行的根据地,企业是银行根据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地土地的肥沃程度和银企关系状况是商业银行发展与繁荣的最基本的客观条件。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企业需要银行的关系,企业需要银行信贷的支持以达到提高自身效益和自身发展壮大的目的;而银行在向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也获得自身的收益。  2.恪守

8、信用,真诚合作。  银企之间的信贷是以信用为基础前提的,是一种借贷的信用关系,银行和企业双方必须坦诚真挚合作,不应相互欺骗,尔虞我诈,杜绝因此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银企之间一旦发生了借贷行为,双方就被捆在一起,成为唇齿相依的利益共同体,就要为各自的行为承担全部责任,严格奉行最大诚信的原则,积极主动努力克服信息不对称给双方带来的损失。  3.公平公正,竞争选择。  银行与企业双方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平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