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寿险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毕业论文

我国寿险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毕业论文

ID:16325772

大小:281.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8-09

我国寿险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毕业论文_第1页
我国寿险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毕业论文_第2页
我国寿险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毕业论文_第3页
我国寿险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毕业论文_第4页
我国寿险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寿险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拟建中的阜阳市中国XXXX国际服装城依托中国XX国际服装城,拟建成为皖西北地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商务及功能最优的现代化、国际化服装专业市场,建设规模占地约128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经过1--2年的开发建设,能达到正常运营期的中国XX.XX国际服装城将吸纳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经销商、代理商企业物流总部等500—1000家,预计年交易额实现68亿元人民币,每年实现税收8000—10000万元人民币,每年实现利润1.68亿元人民币,实现就业和创业人员约2万以上。论文整理(我国寿险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寿险业的发展现状一、银保业务的历史贡献自上世纪80

2、年代中国恢复保险业以来,中国寿险业伴随改革开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难历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寿险行业的逐步成熟,其在经济补偿、社会管理中的意义不断凸显。特别是寿险行业投资领域的逐步放开、资金运用政策的陆续出台,寿险行业在资金融通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寿险公司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00年以前,团险业务引领了行业的快速发展;2000年以后,依靠机构铺设、网点扩张和人力增长,寿险行业在个险渠道和银保渠道的推动下实现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其中,2002年后全面启动的银保渠道成为寿险市场规模迅速攀升的关键推动力。2000年以前,银行保险所占份额不足2%;2001年,银保业务占

3、寿险总收入比重近3.5%;2002年,全面启动的银保业务占寿险的比重攀升至17%,直至2008年,银保业务占寿险总收入的比重已接近50%,寿险市场同期的保费增速也达到了48%的高点。银保业务的发展有效带动了寿险行业的快速增长。孙玉淳,SUNYu-chun.中国寿险银保业务发展模式的转变.学术探索AcademicExploration.2013(10).52-55二、我国寿险业发展速度放缓的五个阶段我国寿险业务自1982年全面恢复办理以来的.由于改革开放政策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态势,这种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笔者按照寿险保费收入增

4、长率作为划分标准。表明至今我国寿险业共经历了五次增速放缓的阶段。(一)1998年一2000年(传统寿险产品“利差损”现象突出)。1999年前后由于国家七次下调利率,传统寿险产品在连续降息的情况下产生了大量利差损。由于受到2.5%预定利率的限制,传统寿险产品的吸引力下降,寿险公司面临老业务利差损风险和开拓新业务难度大的双重压力。数据显示,多次降息导致寿险业保费增速从1998年的168%下降到1999年、2000年的15%和14.5%。在这种形势下。以投资连接、万能和分红为代表的新型寿险产品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寿险业务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从1999年开始,国内各大银

5、行和保险公司普遍加强了合作,在银行总行与保险公司总部之间及各自分支机构之间.签署了以保险代理、资金结算、资金融通和电子商务等业务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合作协议。在这一阶段,银行保险的形式只处于简单的产品代销模式。(二)2002年一2004年(银保销售误导抬头)。2002年股市进入低迷期.与资本市场联动性较强的投连险等新型寿险产品收益率不断下跌。在此之前。银保业务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一些保险营销员在销售时夸大或承诺投资回报.把风险极高的投连险卖给了不具备相应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导致了2002—2003年期间的投连险集中退保风波。除了新型寿险产品创新带来的增长动力递减之外,保险业

6、体制改革、保险机构公开上市、增设新市场主体、资金运用渠道放宽等对行业发展所产生的新增长动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寿险业务的增速不断下降,甚至在2004年l季度出现了负增长。(三)2005年一2006年(小幅震荡调整)。受业务调整和体制转换的影响,2006年寿险保费收入增长率较2005年相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银保业务仍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呈现出年初“经济增长: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十一五”期市GDP年均增长12%以上(现14%以上),2010年达到650亿元以上,人均GDP力争10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8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销售达到550亿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7、资年均长20%,五年累计1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销售额260亿元,年均增长20%,外贸进口总额2.5亿美元,年均增长15%;五年累计招商引资突破500亿元,力争达到600亿元拟建中的阜阳市中国XXXX国际服装城依托中国XX国际服装城,拟建成为皖西北地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商务及功能最优的现代化、国际化服装专业市场,建设规模占地约128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经过1--2年的开发建设,能达到正常运营期的中国XX.XX国际服装城将吸纳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经销商、代理商企业物流总部等500—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