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集料混凝土技术发展论文

轻集料混凝土技术发展论文

ID:16330884

大小:3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9

轻集料混凝土技术发展论文 _第1页
轻集料混凝土技术发展论文 _第2页
轻集料混凝土技术发展论文 _第3页
轻集料混凝土技术发展论文 _第4页
轻集料混凝土技术发展论文 _第5页
资源描述:

《轻集料混凝土技术发展论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轻集料混凝土技术发展论文轻集料混凝土技术发展论文轻集料混凝土技术发展论文轻集料混凝土技术发展论文  提要:本文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轻集料工业的发展;科研和标准化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应用技术的发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21世纪发展的目标,发展的条件和机遇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展望了我国轻集料混凝土技术辉煌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轻集料混凝土人造轻集料绿色轻集料新性能轻集料  我国的轻集料混凝土技术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存在不少令人焦虑的问题。在这新世纪刚来临之际,回顾过去,展

2、望未来,将使我们更加振奋精神去迎接新的世纪。  世纪回顾  从无到有,建立了自己了轻集料技术发展体系  轻集料品种繁多,原材料来源复杂。各国根据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发展轻集料技术的一套办法。我国各种轻集料的资源非常丰富,天然轻集料、工业废料轻集料和人造轻集料的原材料比比皆是。受资金和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在20世纪80年代前我们着重于天然和工业废料轻集料的开发和应用,当然也十分重视人造轻集料生产技术的研究。  由于天然和工业废料轻集料性能有一定局限性,且随着轻集料在工程中应用水平的日益提高,经过长期研究和摸索

3、,至今我国已基本形成一个以地方资源(页岩和粘土)及某些工业废料(粉煤灰)为主要原材料,以回转窑为主要生产设备的人造轻集料的生产体系,为今后轻集料生产与应用技术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生产和应用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  轻集料及其混凝土的生产与应用技术在上世纪50年代前一无所有。虽然,从50年代中期开始,对轻集料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已逐步展开,人造轻集料的研制及其在保温绝热墙体中的应用已受到重视。但生产和应用水平都是很低的。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造轻集料的年产量长期徘徊在40万方立米左右;最高强度标号为

4、300#的轻集料混凝土在工程上应用还很少。  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至90年末人造轻集料的年产量已迅速发展到300多万立方米,且在应用水平上也有显著提高。以应用量达80%以上的轻集料混凝土小砌块墙体来说,由于超轻陶粒的普遍推广,其保温性能都大大优于80年代以前的水平。虽然,这个时期结构轻集料混凝土的生产与应用,在总量比例方面看是下降了,但其应用水平却大大提高了。CL30-CL40的高强轻集料混凝土已在高层、大跨的土木工程中较多的应用了。现在CL50以上的高强、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的研究开发

5、已经起动。  在大量科研基础上,标准化体系已基本建立  与普通混凝土不同,轻集料的多孔性给其混凝土及结构的技术性能带来诸多的特殊性。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积极支持下,对我国各地区的各种轻集料及其混凝土的各种技术性能和构性的基本性能进行全面系统的试验研究,同时,对60年代以来,我国轻集料混凝土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桥梁等工程中的应用,重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  到80年代末已初步形成了从原材料到混凝土材料及结构设计、施工所必要的标准化体系。其中,有的

6、已在90年代又进行了修编,使之更为完善。  近年琰,尚缺的轻集料混凝土在桥梁中的应用技术规程,也在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正在加紧编制。  2、主要问题和差距  轻集料产量仍然很低  据资料介绍,上世纪7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轻集料生产与应用正处于颠峰期。美国年产量曾达2300万立方米,80年代末原苏联则迅速发展到5000多万立方米,其中人造轻集料约占85%。到90年代末,美、苏和欧州一些国家,由于能源、环保及工程建筑饱和等因素的影响,轻集料的产量基本上不增长,有的则大幅下降。例如,苏联解体,经济大幅度下滑

7、,很多轻集料生产厂纷纷关闭。目前,除俄罗斯及独联体各国的年产量尚无据可查外,据介绍,日本国产仅约100万立方米,英国年用量约为250万立方米,美国从1993-1998年的年产量则约为500-550万立方米。  虽然,我国人造轻集料的生产早已摆脱低产量、长期徘徊的阴影,目前正处在上升发展时期。但作炎一个拥有13亿人口且国民经济建设正在迅速发展的大国来说,年产300万立方米的轻集料确是太少了。很多地区早已发现,很多工程建设需要轻质高强的人造轻集料,由于找不到生产厂家,或由于有的厂家不能连续大量供货,需要从外地

8、(或国外)购入,增加造价,或由于质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而无法采用。  显然,这个问题已经成了当前影响轻集料混凝土应用技术迅速发展的主要障碍。  工艺设备落后  在人造轻集料生产工艺和设备的研制方面,虽然早已解决了超轻陶粒和高强陶粒的生产和质量问题,但与国外相比,在工艺和设备方面差距却是较大的。我们的陶粒厂不仅生产规模小,产量低,而且能耗大,污染严重,设备简陋。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国外的人造轻集料生产厂已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现在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