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出来的实用行测解题技巧

总结出来的实用行测解题技巧

ID:16338258

大小:287.50 KB

页数:147页

时间:2018-08-09

总结出来的实用行测解题技巧_第1页
总结出来的实用行测解题技巧_第2页
总结出来的实用行测解题技巧_第3页
总结出来的实用行测解题技巧_第4页
总结出来的实用行测解题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总结出来的实用行测解题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考试时事政治电子书(1302)--2013年2月1日更新    时事政治和测试更新2013年1月31日;《半月评论》更新2013年第2期;《瞭望时评》更新2013年第4期;半月谈时事和小测验更新2013年第2期;154个申论写作模板及范文资料主题,新增十八大时事政治专题训练测试题及答案(单选和多选),公务员、事业、教师、竞岗考试等考试的复习辅助参考资料。  下载地址:http://zjj7281.ys168.com/  http://nddl.ys168.com  http://syzg.ys168.com/言语理解“朱沅算子

2、法”主要是指依靠算子解题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什么是算子呢?所谓算子(operator),就是一些对语义起运算作用的词。包括副词、连词、时间名词、介词等等。有时还有一些实词。朱沅算子法遵循两个基本原则,这就是两个原则:1.从形式出发,用标志解题2.汉语的“核心语义后置”规律我们来看一道具体的题目: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注重美与善的统一。言下之意则是中国古典美学不那么重视美与真的统一。笔者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美学更看重美与真的统一。它给美既赋予善的品格,又赋予真的品格,而且真的品格大大高于善的品格。概而言之,中国古典

3、美学在对美的认识上,是以善为灵魂而以真为最高境界的。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A正确而不流行B流行而不正确C新颖而不流行D流行而不新颖我们先看题目要求:“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这里不是问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而是评价型题目。如果是观点型的题目,这里肯定要这样问“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是”。这样,接着我们就迅速浏览四个选项,看看主要是在什么论域内的。一看,是关于“正确、流行”而言的。回头,浏览文段,“有一种很流行的……”,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了一个这样的信息,这是一道“虚晃一枪”型题目,“很流行”肯定

4、是作者想要批判的,回头看看选项,B、D与这个一致,马上排除!再回头看文段,“笔者认为,”快速向后浏览,发现直到最后都是作者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没有第三方来证明他的正确与否,因此,选C。这里有一个问题,算子是什么?在这里,算子是“有一种”、“1472013考试时事政治电子书(1302)--2013年2月1日更新    时事政治和测试更新2013年1月31日;《半月评论》更新2013年第2期;《瞭望时评》更新2013年第4期;半月谈时事和小测验更新2013年第2期;154个申论写作模板及范文资料主题,新增十八大时事政治专题训练测试题及答案(

5、单选和多选),公务员、事业、教师、竞岗考试等考试的复习辅助参考资料。  下载地址:http://zjj7281.ys168.com/  http://nddl.ys168.com  http://syzg.ys168.com/流行”、“笔者认为”。当然,在浏览文段时,有的同学可能很慢,告诉这些同学,浏览的时候,你不要细看文字,一扫而过即可。抓住最想要的东西就行了。言语理解技巧在时间有限,效率关键的前提下考生应该首先从“问题”入手,根据提问的方式确定考查题型与考查要点,之后有的放矢地阅读原文,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寻找提问的相关答案和语句

6、所在,最后查看选项并进行对比,选择最大程度地吻合原文的选项为正确答案。同义替换法:很多考生在对比原文与选项时往往徘徊不定,并为选择错误的答案而苦恼不已。实际上这是因为考生没有揣摩到出题人的心理。作为公务员选拔的考试试题,必然要体现出考试的效度与难度,因此在设置选项时必定会出现迷惑性与干扰性,在此基础之上通常为了保持试题的难度,出题人会将原文中需要命题的语句用另外一种语言形式即同义替换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增加考生思考时的复杂度与辨识选项的匹配度。因此考生可以从把握出题人心理的角度入手,寻找与原文进行同义替换的选项,往往就是正确答案的标志

7、。提到“转折”二字时考生常常会想到“虽然……但是”“然而”“却”,因为这几个转折词比较常见。但“其实、实际上、事实上、只是”这样表示弱转折的词语却常常被考生所忽略,而这些表示弱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又常常成为考官设置题目时的偏爱,因此考生在阅读文段时应该全面把握转折词,这样才能避免失分。结论后的主题句:主题句常常出现在表示结论关系的关联词之后,如“因此”、“所以”、“因而”、“可见”、“看来”、“总之”、“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等。通常一段话结束后都要用结论性的语句总结归纳,从而达到重申重点的目的。而考生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就

8、要有意识地去寻找结论型的表述语句,往往就是该文段的主题句。1472013考试时事政治电子书(1302)--2013年2月1日更新    时事政治和测试更新2013年1月31日;《半月评论》更新2013年第2期;《瞭望时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