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解析:期中测试题

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解析:期中测试题

ID:16341220

大小:11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9

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解析:期中测试题_第1页
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解析:期中测试题_第2页
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解析:期中测试题_第3页
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解析:期中测试题_第4页
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解析:期中测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解析:期中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期中测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已知原子序数,可能推断原子的(  )①质子数 ②中子数 ③质量数 ④核电荷数 ⑤核外电子数 ⑥原子结构示意图 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A.①②③④⑥     B.①④⑤⑥⑦C.②③④⑤⑦D.③④⑤⑥⑦【答案】 B【点拨】 由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再依据核外电子排布克推知该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一步依据电子层数=周期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可推知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故B项符合题意。2.根据原子结构特征,可以把三种微粒归为一类。下列微粒中,可以

2、归入此类的微粒是(  )【答案】 B【点拨】 题中都是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3.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B、C两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是(  )A.C、Al、PB.N、Si、SC.O、P、ClD.F、S、Ar【解析】 如果没有熟练掌握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则很容易出错。由图可知,B、C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总会等于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B、C两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设A的核电荷数为x,则B和C的核电荷数之和为(x

3、+8-1)+(x+8+1)=2x+16=4x,得x=8,所以A为O,B为P,C为Cl。【答案】 C4.已知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最低负价)如下表:元素代号LMQRT原子半径/nm0.1600.1430.1020.0890.074主要化合价+2+3+6、-2+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的原子序数最小B.相同条件下,L、M的单质分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M>LC.T、Q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均为无色气体D.M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作耐火材料【答案】 D5.A元素的阳离子与B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有关两元素的叙述:①原子半径AB;③原子序数A

4、>B;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AZD.阴离子半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X>Y>Z>W【答案】 D7.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②甲原子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甲比乙强;④与某金

5、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只有④  B.只有①  C.①②③  D.全部【答案】 C8.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C.W的氢化物沸点比X的氢化物的沸点高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答案】 C【点拨】 Fe+2H+===Fe2++H2↑,加入CuSO4时发生反应Cu2++Fe===Cu+Fe2+,反应掉少量的Fe,生成的Cu和Fe形成原电池,加快了反

6、应速率,由于盐酸足量,Fe全部反应,A中少量Fe跟Cu2+反应,减少了同盐酸反应的Fe的量,产生的氢气也就减少了。9.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Q1+Q2>Q3B.Q1+Q2>2Q3C.Q1+Q2

7、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能量变化。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体系的能量降低B.物质燃烧可看成“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C.氮分子内部存在着很强的共价键,故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解析】 钠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当它失去1个电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