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引水隧洞弯道放样方法2

水利工程引水隧洞弯道放样方法2

ID:16355041

大小:8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9

水利工程引水隧洞弯道放样方法2_第1页
水利工程引水隧洞弯道放样方法2_第2页
水利工程引水隧洞弯道放样方法2_第3页
水利工程引水隧洞弯道放样方法2_第4页
资源描述:

《水利工程引水隧洞弯道放样方法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利工程引水隧洞弯道放样方法叶瑜(福建省宁德市水利电力工程局)前言:水电站引水隧洞是最常见的输水建筑物之一,隧洞线路在设计中考虑到水力条件洞线设计上尽可能直,少转弯,在必须转弯时弯曲半径一般大于5倍洞径,转角不宜大于60°以使水流平顺,减少水头损失。所以在实际施工中水利工程引水隧洞弯道必须按照设计图纸所给出的参数进行弯道圆曲线的放样,本文将详细阐述水利工程引水隧洞弯道圆曲线放样的方法。[关键词]引水隧洞;圆曲线;放样;一、圆曲线放样的工具: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实际放样时所用的工具也不同。在一般水利工程引水隧洞弯道圆曲线平面放样工作中常用经纬仪结合钢卷尺进行放样。现科技发达在实际工

2、程测量中还应用到红外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全站仪等高科技的测量仪器进行放样。三、圆曲线的主要元素及圆曲线放样的方法:在对圆曲线进行放样时首先应放出圆曲线的主点(曲线的起点、曲线的中点及曲线的终点),要定出它们的位置就必须知道圆曲线的主要元素(1、转折角2、圆曲线半径3、切线长4、曲线长5、外矢距),在这几个元素中转折角为实际测量的,圆曲线半径是设计给定的,其它3个是靠计算得出的。在曲线施工放样时,除测设曲线的主点外,还应在曲线上每隔一定弧长测设一些点,测设这些点的工作称为曲线的细部放样,细部放样的方法很多,主要的有:直角坐标法、偏角法、延长弦线法及弦切角法。这里主要介绍怎么用弦切角

3、法对水利工程引水隧洞弯道圆曲线进行放样。四、弦切角放样法㈠曲线的起点埋设:隧洞开挖到弯道曲线始点BC一小段距离后将洞内测站点用严格的距离丈量埋设在BC位置上。㈡曲线放样的步骤:1、丈量测站点BC到工作面的距离(丈量中线):C2、计算对应C的弦切角α:α=arcsinC/2R(其中R为圆弧中半径)3、计算估计钻进进尺弦长的弦切角β:β=arcsinC'/2R(其中C′为估计钻进进尺的弦长)4、计算尾巴线偏移值d:d=T*tg(α+β)(T为沿弦切角α方向自工作面往回截取一段适当的距离值,一般取1m~1.5m既可。5、本班钻进方向线(尾巴线)的放样:①将仪器安置于BC点上,后视后视点

4、归零,然后开角度180±α前视前方工作面,按直洞常规做法点连出隧洞的垂直中线,而洞顶方向线则在T值位置上点一点即可。②在隧洞顶沿垂直弦切角方向线过T值点的方向截取尾巴线偏移值d得一点H,连接H点到工作面上中线顶点,则得到本班钻进方向线。③隧洞开挖断面规格线按常规方法进行。㈢当BC测站点使用到丈量距离过长而不便,或其前视方向被洞壁所挡时,就要搬移测站点,其搬移方法是用弦切角控制方向用钢尺严格丈量距离来完成的。具体做法如下:1、将仪器安置于BC点上,后视后视点转镜测得前方不致被挡的最大度数的弦切角;A=仪器测角-180°或180°-测角(最好调整为整度数,以便今后使用)2、计算弦长:

5、C=αR*sinA3、沿弦切角A方向用钢尺严格丈量C值得所求的新的测站点。㈣使用新测站点放样的方法基本上与㈡中所写的曲线放样的步骤相同,其中一点不同的是㈡中的5点之①,其做法如下:将仪器安置于新测站点上,后视BC点归零,然后开角度(180+A+α)或(180-A-α)前视前方工作面进行测量。若再要搬迁新测站可如法类推,但A角在放样使用时要用再搬迁的新的A角,最好在1/2中心角线上设立一测站点,以便应用方便。㈤曲线终点EC的控制用总弧长折算成弦长来控制,既弧线上各测站间的弦长所对的弧长累加后余多少弧长,计算成相对弦长。然后用搬测站点的方法埋设曲线终点EC。㈥为放样时计算方便可以将计

6、算表格化,其格式为:日期C2Rα=arcsinC/2RC'β=arcsinC'/2Rα+βtg(α+β)Td=T*tg(α+β)五、结语、我们在实际的测量放样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不断的提高测量人员自身的素质,强化质量意识,养成事前反复考虑,事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科学管理,全民动员,从领导到各专业工程师均要提高对测量工作的认识,参与对测量成果反复检查,及时纠正错误。让测量工作更好的为施工质量管理服务,提高施工质量,为业主、为社会建造出优质的精品工程。参考文献(1)《水利工程测量》,水利出版社出版;(2)叶自辉隧洞弯道放样方法笔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