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湖南省永州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

【历史】湖南省永州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

ID:16356706

大小:15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9

【历史】湖南省永州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_第1页
【历史】湖南省永州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_第2页
【历史】湖南省永州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_第3页
【历史】湖南省永州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_第4页
【历史】湖南省永州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湖南省永州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南省永州市201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24.《三国志》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其中的表白体现出(  )A.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B.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具体完善C.“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D.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材料大概意思是讲诸葛亮敢于公开家财以表清白,树立起廉洁自律的标杆,说明诸葛亮深受儒家道德观念影响,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儒家道

2、德观,故D项正确;材料只能反映诸葛亮勤政廉洁,不能说明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是诸葛亮自我表白,故B项错误;“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说法过于夸大化,故C项错误。【答案】D25.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毫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  )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B.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C.毫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家庭手工业【解析】从材料“一州唯两家能织”、“惧他人家得

3、其法也”可以反映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故B项正确;“惧他人家得其法也”说明手工业技术没有推广,也没有通过家庭得到传承发展,故A、D项错误;材料只反映毫州出的轻纱比较出名,并没说明毫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故C项错误。【答案】B26.明代朱元璋告诫官吏“律令之设,所以使人不犯法……直解其意,颁布之郡县,使之家喻户晓”。清代雍正皇帝也强调“法律条分缕析,讲明意义,见法知惧,观律怀刑”。以上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肃正纲纪,重典治国B.约法省禁,宽严相济C.明礼导民,明刑弼教D.法贵简当,通俗易懂12【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解析】朱元璋强调了普法的目的是“使人不犯法”,

4、强调了所普之“法”的内容须通俗易懂,“使民家喻户晓”,雍正皇帝强调普法目的是“见法知惧,观律怀刑”,强调所普之“法”的内容须条目清晰,通俗易懂。由此可见,共同之处是法贵简当,通俗易懂,故D项正确;重典治国只是材料一方面,不是主旨,故A项错误;宽严相济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教化,没有体现“明礼导民”,礼刑并用政策,故C项错误。【答案】D27.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在治理得最好的城邦中……市民们既不从事手工业,也不经商,因为这种生活缺乏高贵的色彩,与美好的名声背道而驰。”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认为体力劳动者应当“俯首垂目,毕恭毕敬”。以上言论说明西欧社会(  )A.平民

5、与贵族矛盾尖锐B.民主政治不够完善C.市民与农民相互轻视D.等级对立现象明显【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西欧等级制度【解析】亚里士多德反对哲学家从事手工业和经商,塞内加对体力劳动者行为提出具体要求。在古希腊从事手工业,体力劳动属于奴隶。因此亚里士多德、塞内加言论反映了等级对立现象明显,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贵族,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政治问题,故B项错误;塞内加是哲学家,其言论不能体现市民与农民相互轻视,故C项错误。【答案】D28.“日本这一大岛上的人们,属白种人,业已开化,且长得漂亮;是些不依赖于任何人的偶像崇拜者,拥有不计其数的黄金。”(出自《马可·波罗行记》)

6、以上描述反映出(  )A.日本在当时处属于文明边缘地区B.日本人与欧洲人有相同的种族特征C.马可•波罗曾经游历日本,对其国情十分了解D.象当时的中国一样,日本深受西方人的景仰【考点】新航路的开辟——《马可·波罗行记》【解析】日本是黄种人,马可·波罗的言论显然不符合日本情况,是重复少数谣传,这说明日本与欧亚其他地区相隔离,显然是一个边缘国家、一个边缘文明区,故A项正确;日本是黄种人,故B项错误;马可•波罗的言论显然不符合日本情况,只是重复少数谣传,说明他没有游历日本,或对其国情不是十分了解,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西方人并不了解日本,故D项错误。12【答案】A29.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

7、》中写道:“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  )A.以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B.彻底否定教皇权威C.用理性的旗帜构建美好社会D.猛烈抨击封建专制【考点】文艺复兴【解析】从材料“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说明文艺复兴时期利用宗教来表现人文主义精神,故A项正确;彻底否定教皇权威的是宗教改革,故B项错误;用理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