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5年高考模拟考试

【历史】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5年高考模拟考试

ID:16356902

大小:304.7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9

【历史】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5年高考模拟考试_第1页
【历史】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5年高考模拟考试_第2页
【历史】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5年高考模拟考试_第3页
【历史】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5年高考模拟考试_第4页
【历史】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5年高考模拟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5年高考模拟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年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命题:高三文综备课组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这说明秦汉新爵制A.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B.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C.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D.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25.北魏均田制规定:桑田按现有丁口计算。“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

2、过所足。”桑田为世业,允许买卖其一部分。原有桑田已超过应授田数,“无受无还”;达到应授额的,不准再受;超过应授额部分,可以出卖;不足应授额,可以买足。这说明A.均田制是将官田分而民用,排斥私有土地B.均田制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抑制了土地兼并C.均田制是一套限额授受的土地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D.均田制时期社会支配地位的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26.清末某大臣认为,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返,则人人有争利之心

3、,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实力讲求,以期驾乎西制之上。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此方案不可行,因为当时中国民间无力经营现代工业.B.此人是洋务派代表,认为学习西方技术便可架乎西制C.此人看到官办企业的重重弊端,鼓励发展民营企业D.说明清政府内部发生分化,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27.在我国古今大量流传的对联中,有为数不少的幽默讽刺对联。人们常以对联的形式托物寄情,鞭挞邪恶.下图是一幅约成于1900年的漫画,其左右两旁配有字联,为“葛箭射猪身,看妖精再敢叫不”,“一刀靳羊头,问畜牲还想来麽”。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漫画中充

4、斥着强烈的封建迷信思想B.批判清政府对洋人卑躬屈膝的丑恶嘴脸C.控诉清政府对维新变法人士的无情镇压D.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特点28.买办亦称“康白度”(葡comprador)。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鸦片战争后,废止公行制度,外商乃选当地中国商人代理8买卖,沿称买办。其性质既是外商的雇员,也是独立商人。下列关于买办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买办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中产生的特殊阶层B.买办是西方国家在军事上和经济上侵略和控制中国的工具C.买办由于其特殊身份,在政治、经

5、济、法律上都是独立的D.买办阶层倡导和推动了中国的洋务运动,催生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29.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A.《临时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C.《临时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D.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30.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活

6、动中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的过程,以下是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年份总人口(万人)非农业人口(万人)城市化率(%)1950~195755l96~646539137~1061816.55~16.421958~196065994~6620712210~1373ll8.50~20.741978~198496259~10347515230~1968615.82~19.02l985~2006104532~12931521054~4207120.14~32.53A.1950-195

7、7年城市化率低是因为抗美援朝战争造成大量人员的伤亡B.1958-1960年城市化提高是因为大跃进运动在一定程度上的推动C.1978-1984年城市化率降低是因为农村经济改革吸引了城市劳动力向农村转移D.1985-2006年城市化率的大幅度提高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1.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对婚姻的定义是“男女之间的结合,是终身的结合,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这就改变了罗马法中原有的“允许离婚,且不需要什么特别理由和手续”的现状。这一变化说明A.罗马法完全抛弃理性的原则B.宗教丰富了罗马法的内容C.罗马法注重

8、保护妇女权益D.婚姻制度逐渐走向世俗化32.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以下结论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没有法国的启蒙运动,就不会有法国大革命B.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重商主义的胜利C.德意志帝国的建筑材料是煤和铁,而不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