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

鲁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

ID:16359200

大小:3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9

鲁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_第1页
鲁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_第2页
鲁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_第3页
鲁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_第4页
鲁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鲁教版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期末考试训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写出汉字及解释词语。(3分)干涸______肆虐_____雾ǎi____迁xǐ____义愤填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2分)()A.战士们冒着因余震而房屋随时倒塌,再次进入废墟,搜寻幸存者。B.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C.自从他加入学校田径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认真刻苦地训练。D.刚走到门口,就闻到从房内飘出来的一股龙井茶的清香。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2

2、分)(1)有关部门对不同人群进行测试,要求每人写出“我虽然工作在风光旖旎的地方,却很寂寞,所以我要跳槽”这句话。结果,写不出或写错“旖旎”两个字的占95%,“寂”字占54%,“寞”字占65%,“槽”字占70%;书写潦草的约占70%。(2)上海的一份“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的占70%—80%。(3)北京的一份调查显示,41%的小学生汉字书写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正确、端正、整洁”的要求。从材料中提炼出一条主要信息。4.仿造下面的句子。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3分)  例句:适应是什么?适应

3、是泰山悬崖上迎风劲舞的青松,是寒冬腊月里傲雪盛开的腊梅,是点闪雷鸣中高傲飞翔的海燕。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名著阅读。(2分)你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吗,“钢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试结合主人公的成长经历,谈一下你自己的看法。6.默写填空(8分)①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

4、_________,千山高复低。③《鲁山山行》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⑥杜甫《望岳》阐述人生哲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杜甫《春望》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

5、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⑨一日于驴上得句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诗文阅读(20分)(一)7.赏析:赏析:“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分)(二)课内古文阅读理解(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

6、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

7、之爱,宜乎众矣。8.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3分)(1)屋舍俨然:    _____(2)鸡犬相闻: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4)皆叹惋:    (5)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6)陶后鲜有闻_________9.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文:                                    

8、                                    10.文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社会?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11.文采用了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情感?(3分)(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