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徽省合肥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生物】安徽省合肥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ID:16370316

大小:610.9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9

【生物】安徽省合肥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_第1页
【生物】安徽省合肥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_第2页
【生物】安徽省合肥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_第3页
【生物】安徽省合肥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_第4页
【生物】安徽省合肥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安徽省合肥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省合肥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第I卷选择题(本卷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共120分)1.下图一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减数分裂某时期示意图,图二中能表示该动物体细胞正常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是2.某实验小组做植物的无土栽培实验,按标准配制含各种无机盐的完全培养液,在培养过程中,将植物的根系一直浸没在培养液中,并及时添加补充培养液。第一周长势正常,第二周起出现缺少无机盐症状且越来越严重,第三周全株萎蒿,继而死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第一周植物在完全培养液中既吸收

2、无机盐也吸收水分B.第二周采用通入空气的方法可以缓解缺少无机盐症状C.植物出现缺少无机盐症状是因根细胞缺管相应的载体D.第三周萎蔫可能是此时培养液浓度大于根细胞液浓度3.将生长旺盛的某农作物植株培养在密闭、透时的玻璃钟罩内,在温度适宜恒定的条件下,测得晴朗的一昼夜钟罩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a-b段随着光照强度逐渐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断提高  B、b-c段密闭钟罩中的CO2浓度低于大气中的CO2浓度C、c-d段密闭罩内氧气含量充足,呼吸作用速率不断提高D、d点后呼吸作用速率缓慢是因为温度较低而影响酶

3、的活性4.某生物基因(a)由正常基因(A)序列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而形成,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区的群体之间,杂合子(Aa)的频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以下说法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7A.基因a的产生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B.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选择作用会有所不同C.不同地区基因突变频率因环境的差异而不同D.不同地区的群体有着共同的进化方向5.为研究不同植物激素间关系,有人将黄花豌豆幼苗切段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的培养液中培养12小时和24小时后,测定幼苗切段中生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推测

4、合理的是 A、乙烯通过促进生长素合成而影响幼苗切段生长 B、乙烯能促进生物素在黄花豌豆幼苗切段内极性运输 C、培养时间越长,乙烯促进黄花豌豆幼苗切段生长越明显 D、ACC浓度越大,乙烯促进黄花豌豆幼苗切段生长越明显6.下表是退耕还林后,某生态系统在20年内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第1年第5年第10年第15年第20年物种a510200物种b12533物种c01386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第1-20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不断升高然后再逐渐

5、降低B、第1-10年内,物种b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重合周期较长有关C、第1-5年内,物种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D、第10-15年内,物种a逐渐消失的原因可能与其不能适应弱光环境相关29、I、(8分)受损伤的马铃薯细胞内酚氧化酶(PPO)和底物(酚类物质)直接接触,引起马铃薯的褐变,为探究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1)PPO粗提液的提取低温下将新鲜马铃薯用蒸馏水洗净、去皮,取20g样品放入含50mL磷酸缓冲液(PH值为5.5)的研钵中,同时加入少量石英砂,研磨、离心、上清液即

6、为PPO的粗提液,加缓冲液研磨的目的是____7(2)不同温度下PPO活性的测定①实验步骤顺序有不妥之处,请改正。②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条件,PPO具有相同的活性,从酶的特性分析其原因是。③为进一步探究PPO最适温度,应在范围内设置温度梯度。II.(12分)下图表示银环蛇毒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细胞①的作用是,细胞③通过过程产生细胞④和⑤。(2)通过途径,物质B的产生特点主要是。(3)人们通常将毒的银环蛇毒注入马体内,一段时间后,提取马的血清,制成抗银环蛇毒的药物。马血清中药物成分是由图中(填序号)细胞合成

7、的。为了检测提取的血清中是否已含有所需的药物成分,通常用对该血清进行检测,该血清中有效的药物成分是马体通过(生理过程)产生的。30.(18分)卡那霉素能引起野生型苎植株(2N)黄化,育种专家向里生型苎麻的核基因组中随机插入已知序列的sDNA片段(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通过筛选得到突变体Y,sDNA片段的插入使基因A的功能丧失,从突变体的表现型可以推测野生型基因A的功能。7(1)野生型苎麻的核基因组插入已知序列的sDNA片段引起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2)将突变体自交所结的种用子75%酒精消毒处理30s后,接

8、种在含有的培养基中,实验设置3个重复组,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若培养基上有绿色有幼苗,则可确定苎麻植株的DNA中含有,实验设置3个重复的目的是。(3)统计培养基中突变体Y自交产生大量后代,绿色幼苗和黄色幼苗性状分离比例接近于1:1,突变型(A+)对野生型(A)(显性/隐性),自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