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4届高三第十一次适应性训练

【生物】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4届高三第十一次适应性训练

ID:16370976

大小:173.2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9

【生物】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4届高三第十一次适应性训练_第1页
【生物】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4届高三第十一次适应性训练_第2页
【生物】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4届高三第十一次适应性训练_第3页
【生物】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4届高三第十一次适应性训练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物】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4届高三第十一次适应性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生产实践活动中,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的是A.2,4-D用于促进扦插枝条生根B.脱落酸用于打破种子休眠C.乙烯用于苹果果实催熟D.细胞分裂素用于蔬菜保鲜2.某科研小组对一个乌鱼塘进行了长期研究。表l是该池塘中5种生物的捕食关系(其中乌鱼捕食泥鳅,其余类推),表2是整个生长季节里,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相关能量数值(单位:KJ)。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乌鱼可做药用原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潜在价值B.根据

2、表1分析,水蚤和泥鳅的关系是捕食C.表2中能量传递效率为10%,是因为大部分能量通过呼吸作用散失、被分解者利用等D.池塘中水蚤和泥鳅两种生物减少可使乌鱼的种群密度上升3.用抗生素处理成纤维细胞后,能抑制内质网加工蛋白质功能(如糖基化),使细胞分泌的纤连蛋白(可提高细胞的粘附)减少,且易被组织蛋白酶水解。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A.纤连蛋白的形成离不开内质网B.通常癌细胞产生的纤连蛋白减少,所以癌细胞易扩散C.内质网能阻止纤连蛋白的运输D.组织蛋白酶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4.下列经典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的是A.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

3、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B.萨顿基于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C.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D.艾弗里实验证明S型菌里的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5.某植物的高秆(D)对矮秆(d)显性,抗锈病(T)对易感病(t)显性,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对DdTt和Ddtt杂交后代的预测中错误的是A.由于基因突变,后代可出现DDdTt类型B.由于基因重组,后代可出现矮秆抗锈病类型C.由于等位基因分离,后代可出现矮秆类型D.由于自然选择,后代的T基因频率可能上升6.prps蛋白转变成prp

4、sc蛋白并在神经细胞内积累时,能导致疯牛病。图示prpsc蛋白的形成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神经细胞②转变+prps蛋白prpsc蛋白+促进①细胞核细胞膜4A.完成图中①与②过程的模板相同B.遗传物质prpsc以自身为模板进行复制C.prpsc蛋白出入神经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D.prps蛋白转化成prpsc蛋白时有正反馈效应29.(10分)甘蔗发霉时滋生的节菱孢霉菌能产生三硝基丙酸(3-NP),引起神经细胞中毒或凋亡。图甲表示突触结构,③表示兴奋性神经递质。图乙表示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1mL3-NP(300umol/L)后,小鼠

5、纹状体细胞合成的与凋亡蛋白相关的mRNA(P53)的总含量。请回答。图乙P53含量(umol/L)1234时间/h00369121518实验组对照组①②③胆碱酯酶④图甲(1)甲中结构①发生的代谢过程具体是,④(受体)的功能是。(2)胆碱酯酶能够分解兴奋性神经递质,而3-NP能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则图甲中物质③的含量会,将导致下一个神经元。(3)图乙同期对照组中应加入。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填“是”或“不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4)据图乙推测小鼠纹状体细胞凋亡数目可能在时段内增加的最多,原因是。30.(10分)为找出

6、更好的污染治理措施,科研人员做了相关研究。图甲表示某地排污池下游河道中溶解氧及铵盐含量的测定结果,表乙表示对几种生物研究的相关结果。请回答。生物毒素含量ug/L铵盐吸收率有机物去除率硅藻0.152%0蓝藻0.55478%0红假单胞光合细菌087%92%天含量(mg/L)2040608003691215甲溶解氧铵盐乙(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表乙数据表明红假单胞光合细菌属于。(2)取水样2L,摇匀后等量分装在黑、白2个瓶中。测得1d内黑瓶氧气下降量为2mg,1d内白瓶氧气增加量为6mg,不计温度影响,则一天内藻类实际产氧

7、量为mg/L。(3)线虫以藻类为食,鲫鱼以藻类和线虫为食。若去掉线虫,鲫鱼的总能量变化趋势是,其原因是。(4)9~12天,水中溶氧量快速下降,其主要原因是。(5)据表乙分析,治理水华效果最好的生物是,理由是。31.(10分)甲、乙为某种二倍体植物的24个植株,其体细胞中2对同源染色体(Ⅰ和Ⅱ)及相关基因分别见图甲和图乙,其中图乙表示变异情况。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过程均不发生交叉互换。A和B是显性基因,A和a分别控制高茎和矮茎;B和b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1)若甲植株进行自交产生的子代为N。N的矮茎红花个体中纯合子占;若选

8、择N的全部高茎红花植株自由交配,其子代中矮茎白花个体占。(2)乙植株发生了的变异类型是;发生该变异时,图中所示基因B的碱基序列是否改变?。(填“是”或“否”)。(3)甲植株图中相关基因的遗传符合定律。32.(9分)调查统计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之中。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鼠是初级消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