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诊断学课件

胸部ct诊断学课件

ID:16373558

大小:17.31 MB

页数:83页

时间:2018-08-09

胸部ct诊断学课件_第1页
胸部ct诊断学课件_第2页
胸部ct诊断学课件_第3页
胸部ct诊断学课件_第4页
胸部ct诊断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胸部ct诊断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胸部CT诊断学(一)1检查方法2正常解剖3胸部异常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影像学教研室李平.1检查方法1)胸部CT扫描常规用平扫,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常规CT层厚、层距10mm。螺旋CT层厚7-10mm,P值根据扫描速度选用1-2,原则是一次屏气完成全肺扫描。2}观察纵隔病变、大血管、淋巴结及肺内结节灶的鉴别诊断使用增强扫描。3)弥漫性肺疾病用高分辨力扫描,层厚1-2mm,间隔10-20mm,或作局部扫描。2正常解剖(1)正常纵隔的横断解剖图1胸骨切迹层面(六血管层面)图2胸锁关节层面(增强)图3主动脉弓上层面(五血管层面)图4主动脉弓上层面图5气管分叉层面图6气管分叉

2、层面(增强显示该层面大血管)图7肺动脉干与右肺动脉层面图8左心房层面图9左心房层面(增强)图10左心房层面(增强)图11四腔心层面图12心室层面肺窗和纵隔窗对照胸增强扫描 纵隔窗解剖(上部)2正常解剖(2)正常肺门的横断解剖图13气管分叉层面(肺窗)图14右主支气分叉层面图15左主支气管层面图16左上叶舌段支气管层面图17右中叶支气管开口层面2正常解剖(3)正常胸膜的CT表现图18叶间裂(斜裂)图19叶间裂(水平叶间裂)图20下肺韧带(左侧)2正常解剖(4)胸内淋巴结的分布图21纵隔淋巴结示意图符号名称2R/L高位气管旁LN4R/L低位气管旁LN5主肺动脉窗LN6前

3、纵隔LN7隆突下LN8食管旁LN10R右气管支气管LN10L左支气管旁LN11R/L肺内LN14R/L膈上LN美国胸科协会胸内淋巴结分区表胸部异常CT表现(一)气管、主支气管病变1、CT可直接显示气管、支气管腔内病变的形态。2、大支气管的腔内肿瘤在CT上呈结节、息肉状或扁丘状。边缘光滑肿瘤多为良性;边缘不光滑多为恶性,常有宽基底及管壁增厚。3、CT可显示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和梗阻。局限性的狭窄多为肿瘤引起,并可引起支气管阻塞。狭窄范围较广泛见于支气管结核及复发性多软骨炎等,可累及气管、主支气管、肺叶甚至肺段支气管。管壁增厚在恶性肿瘤为局限性或环形增厚,可合并腔内结节、

4、管腔狭窄及管外肿块。管腔增宽可见于先天性巨气管支气管症,可累及左、右主支气管。CT可清楚显示气管支气管软骨钙化。生理性钙化见于老年人。气管、主支气管及其分支的软骨钙化可由复发性多软骨炎引起。PostProcessingVolumetricHRCT 4:VRTandVE此外,CT还可显示支气管狭窄、阻塞引起的肺内继发改变,包括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及肺不张。(二)肺部病变1.肺泡充实性病变:CT检查时出现密度增高的影像分为肺实变和磨玻璃密度影。呈小片状、大片状、肺段性、大叶性或弥漫性分布。肺实变的密度高于血管的密度,为均匀性高密度影,可见到空气支气管征。病理基础为肺

5、泡腔的大部分或全部气体被病理性液体及细胞成分替代,其边缘不清楚,但靠近叶间胸膜的边缘可清楚。磨玻璃密度影:密度低于血管的密度。病理基础为肺泡腔的部分气体被病理组织替代,还保留较多的气体成分,见于肺泡充实性病变的早期或吸收阶段。急性肺泡充实性病变进展及吸收较快,见于各种炎症及水肿。弥漫性肺泡病变为两肺广泛的肺泡实变或磨玻璃密度影像,见于多种炎症、肺水肿、休克肺、肺泡蛋白沉着症等。2.增殖性病变:呈结节、肿块或大片状影像,边缘清楚,动态变化缓慢。增殖性病变可为肉芽肿、炎性假瘤和慢性炎症。小结节状影像多为肉芽肿所致。,较大结节及肿块可为炎性假瘤。肿块性及肺段或肺叶实变影像

6、可为慢性肺炎。3.纤维化:纤维化以索条状影像较常见。较大的纤维化常形成密度高的斑片、肿块、肺段及肺叶阴影,形态多不规则,周围可见索条状影像和局限性肺气肿。广泛的纤维化引起胸廓塌陷,纵隔向患侧移位,肺门被牵拉移位。纤维化从增殖性病变发展而来,由纤维组织构成,多见于肺实质破坏后的机体修复过程,常为急、慢性肺部炎症的后果和愈合表现。弥漫性纤维化的CT表现见于间质性病变。4.钙化:钙化的CT值一般在100HU以上,边缘清楚。在纵隔窗上钙化的密度类似于骨骼密度。肺结核钙化为病变愈合的表现。肿瘤也可发生钙化。肺部疾病的钙化主要分为:①局限性钙化:肺内斑片状钙化以肺结核多见。若为

7、肺孤立结节内的钙化,当呈多发斑点状、同心圆状、爆米花样时,多为良性病变的表现。②弥漫分布的钙化:弥漫性细微点状钙化见于肺泡微石症,尘肺则可见多发小结节状钙化。5.肿块:CT横断扫描对肺部肿块判断需要观察多个连续层面的影像。,常见的CT表现为:(1)肿块的内部结构:瘤体内有时可见直径1mm一3mm的气体样低密度影,称为空泡征,多见于肺癌。良、恶性肿块均可出现空洞或钙化,使病灶密度不均匀。肿块内若发现脂肪(CT值为-90~-40HU),有助于错构瘤的诊断。肺含液囊肿的CT值近于水的CT值。(2)肿块的边缘:肺良性肿瘤边缘光滑。周围型肺癌肿块边缘可有毛刺。由于肿瘤内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