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地质监控工作简报

公路施工地质监控工作简报

ID:16373848

大小:2.64 M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9

公路施工地质监控工作简报_第1页
公路施工地质监控工作简报_第2页
公路施工地质监控工作简报_第3页
公路施工地质监控工作简报_第4页
公路施工地质监控工作简报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路施工地质监控工作简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路施工地质监控工作简报一、概况成德南高速公路南部—盐亭(K0+000-K48+000)段,是成德南高速公路第一总监办所监控的管辖段。本施工路段起于西充县李家桥乡,顺接南部-西充,横穿射洪境内,止于盐亭县的黄甸乡,全长48Km。本施工路段除赵家坝大桥、八角互通、杨家山大桥、坟嘴坝大桥、长岭岗隧道、驸马山连拱隧道主要建筑物外,附设各种中小桥、涵洞、挡墙、边坡等多处建筑物展布于全线。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设计,结合实际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为了使公路工程更稳定、更安全,使建筑物的基础与地勘设计基础层位相吻合,我们总监办充实了地质工作监控力量,并作了如下地质工作。二、工程地质工作(一)、自然地

2、理条件本工程施工路段,经沿线观察,(除部分路段没去外),沿线地形以中、深丘为主,局部路段为低山地貌,路线横穿沿线冲沟发育方向地形起伏频繁,相邻段高差一般在60-80米,局部地段高差在70-180米之间。水系在施工沿线主要为溪沟、池塘多见。气候温和,春旱、夏热、秋短、冬温气候。(二)、地层与岩性通过沿路线,点、路段相结合对地层岩性进行实地观察,本施工路段缺失第三系和白垩系地层。所见地层为第四系和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地层(肉眼观察),地层从新到老分布如下:1、第四系①全系统残坡积层,主要为低液限粘土,棕红,紫红色软、硬塑状,含少量砂岩、岩屑或角砾粉质粘土,厚度不等,分布于沟谷低洼地带及

3、溪河沟口。②全新统坡洪积层,主要为紫红色块碎石、角砾、低液限粘土等,松散-中密,厚度约2-8m,分布于沟谷低洼地带及溪河沟口。2、侏罗系上统主要为棕红、紫红色泥岩与灰白、灰黄、紫色中细粒长石英砂岩不等厚互层与下伏莲宁组呈态接触。由下向上砂岩变波薄,泥岩增厚,其岩层产状在K0+000-K48+000施工路段内较平缓,一般岩层倾角在2-5°,局部地段岩层产状略有偏高。(三)、地质构造按构造形态在区域上展布方向和(四川省构造体系)说明书划分意见、项目区域东部主要受川内褶皱内旋构造体系,绵阳环状构造控制,构造作用不强,无断层、断裂影响。(四)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段内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松

4、散层孔隙潜水,地下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就近向沟谷河谷排泄,水量分布不均。1、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基岩裂隙之中,地下水一般不丰富。随降雨而变化较大,一般在砂岩分布较广泛地带较丰富,泥岩分布地段较小,多沿裂面以及砂岩底面呈线状及股状渗出。基岩裂隙水在本施工路段较广泛,仅在厚层的砂岩层的裂隙很小量的基岩裂隙水,一般在砂岩与泥岩交界处溢出。泥岩裂隙仅限于表面,连通性差,为相对隔水层。2、松散层孔隙潜水:本施工路段,主要分布于山间谷地和崩坡积碎块石土,面积小而零星。分布于山间谷地地下水,一般赋存于上部软弱的粘性土孔隙中,地下水运移迟缓,覆盖层孔隙潜水,主要受大气压降水补给,就近向沟、河谷排泄

5、,水量分布不均。(五)、不良地质现象本施工路段不良地质现象和特殊路基主要有:滑坡或潜在滑坡、崩塌、软基等。1、崩塌:在施工路段岩体主要为砂泥岩互层,砂岩裂隙相对较发育,易形成岩体崩落或损坏,眼施工路段分布范围规模较小,可采用清方、主动网等防护措。2、滑坡:本施工路段可分为冲洪积土,破残积土层滑坡及基岩滑坡,前者发育在松散堆积物和基岩风化层中,土层内长含不同程度的膨胀性粘土,雨季泡水后土层强度降低,易向临空面滑动产生滑坡。如本施工路段K37+500处的滑坡属此类型。后者岩性一般为软岩层(泥岩、页岩)与应硬岩(砂岩)呈互层分布。由于泥岩与砂岩强度差异较大,泥岩、页岩常形成地下隔水层,

6、其顶面积聚水份后会形成泥化软弱夹层,强度急剧降低,抗滑稳定性差,当下方存在流水侵蚀或人力挖方形成临空面时,易诱发顺层滑动,本施工段相对较少。可采取清方、抗滑桩、桩板墙等防护措施。3、软弱地基:本施工路段冲沟相对较多,分布于第四系坡洪积、冲洪积层,多为冬水田或水旱轮作耕地,地基承载力低,含水量高,抗剪强度小,填方路堤稳定性差,沉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设置砂卵石盲沟,换填砂卵石或片碎石,根据土层厚度还可设置塑料排水板等。三、灾害地质情况(一)、现场观察通过在现场实地观察,该滑坡段由二次以上时间段滑坡而成。据当地村民介绍,第一次为2008年,其次是2010年8月,全长200m,即K37

7、+000-K37+520,滑坡痕迹明显,并有新老划痕之别,滑动面呈阶梯状出现于本个滑坡,多为直线状。在K37+520的端头见有数个剪切裂隙,按期物质组成应为土层滑坡,按层面关系应为顺层滑坡。通过实测,施工路段沿滑坡方向长度为62m,即K37+445-K37+507。滑坡原因分析:该滑坡段地形相对较陡上部地层,上部地层结构较松散,在土层内常含有不同程度的膨胀性粘土和强风化泥岩,在雨季饱和后,土层强度降低,加上底部为一层相对较稳定,产状平缓的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灰黄、紫红色泥岩不等厚互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