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大国工匠李万君事迹材料

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大国工匠李万君事迹材料

ID:16374789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9

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大国工匠李万君事迹材料 _第1页
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大国工匠李万君事迹材料 _第2页
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大国工匠李万君事迹材料 _第3页
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大国工匠李万君事迹材料 _第4页
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大国工匠李万君事迹材料 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大国工匠李万君事迹材料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大国工匠李万君事迹材料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大国工匠李万君事迹材料  2月8日晚,《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李万君获“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以下是关于大国工匠李万君事迹材料。  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李万君事迹材料(一)  李万君,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技师。  2016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李万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

2、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  如今,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转向架年产量超过9000个,比庞巴迪、西门子和阿尔斯通等世界三大轨道车辆制造巨头的总和还多。  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李万君事迹材料(二)  作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杰出代表,工作30年,李万君凭借自己精湛的技艺成为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的焊接大师、首席操作师,同时还获得了中华技能大奖,被人们称为“工人院士”。但他更看重“师傅”这个名称:经他培训的400多名学员,全部考取了国际焊工资格证书,为打造一批“大国工匠”储备了坚实

3、的新生力量……  谈感动  ——他见证高铁技术从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  “成为‘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我感到很荣幸,这个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而是整个中车、是我们吉林省的。作为第一代高铁员工,我见证了高铁技术从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我骄傲,我自豪,同时也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在得知自己成为“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时,李万君深情地说。  “高铁有394道工序,每一道都不容失误,我们要坚持工匠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我们的团队技术更加成熟,保证高铁又稳又快地奔跑,同时创造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他说,他就是一名技术工人,离开了生产一线

4、啥也不是。他这辈子很幸运,能分配到长客,赶上了高铁发展的时代,才让他这样的技术工人有机会回报企业,报效国家。所以,他下决心干好高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让每一个技术工人都能当上创新主角,像动车组一样,节节给力,人人添彩,到时候让老外给咱中国人打工!  学手艺  ——一年磨破了五套工作服  “我现在一听焊接的声音,就知道哪个徒弟或是员工哪个地方焊得不好,焊缝是宽还是窄、焊接质量好不好……”———这样的境界,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达到的。  1987年8月,19岁的李万君职高毕业后被分配到长春客车厂(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前身),在配焊车间最苦最累的水箱工段

5、当工人,和他一起入厂的还有28个伙伴。一进焊接车间,火星子乱蹦,烟雾弥漫,刺鼻呛人。焊工们穿着厚厚的帆布工作服,戴着焊帽,拿着焊枪喷射着2300℃的烈焰,夏天时,穿着几斤重的装备干完活出来,全身都得湿透。  这样艰苦的条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下来的。一年下来,和他一起入厂的同事调走了25个。但他,依然选择了留下来。厂里要求每人每月焊100个水箱,他就多焊20个,一年下来,两年一发的工作服被他磨破了5套,不够穿,他就到市场上自己掏腰包买。  除了跟着师傅学习,他一有时间就跑到其他师傅那儿看,有问题就问。一开始,一些老师傅嫌他黏人;但慢慢的,师傅们发现,

6、这个小伙子凡事问过一次,就会举一反三。不知不觉中,李万君的焊接手艺在同龄人中已出类拔萃。  入厂第二年,李万君就在车间技能比赛中夺冠;2005年,他在中央企业焊工技能大赛中荣获焊接试样外观第一名;1997、2003、2007年,他三次在长春市焊工技能大赛荣获第一名;2011年,他捧得了“中华技能大奖”。  攻技术  ——把焊枪下的产品升华成艺术品  为了攻克各种各样的困难,他成立了一个攻关团队,遇到焊接难题,整个团队都会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将技能和智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  2005年,李万君根据异种金属材料焊接特性发明了“新型焊

7、钳”,获得国家专利并被推广使用。2010年,在出口伊朗的单层轨道客车转向架横梁环口焊接难题中,李万君再次挺身而出,经过不断试验摸索,成功总结出了氩弧自动焊焊接方法和一整套焊接操作步骤,一举填补了我国氩弧焊自动焊接铁路客车转向架环口的空白,也为我国日后开发和生产新型高铁提供了宝贵依据。2012年,针对澳大利亚不锈钢双层铁路客车转向架焊接加工的特殊要求,李万君冲锋在前,总结出了“拽枪式右焊法”等20余项转向架焊接操作方法,解决了批量生产中的多项技术难题,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和创造价值800余万元。  2015年初,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试制生产我国首列国产化标

8、准动车组,转向架很多焊缝的接头形式是员工们从未接触过的。其中转向架侧梁扭杆座不规则焊缝和横侧梁连接口斜坡焊缝质量要求极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