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丰山古文化研讨

南阳丰山古文化研讨

ID:16375147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9

南阳丰山古文化研讨 _第1页
南阳丰山古文化研讨 _第2页
南阳丰山古文化研讨 _第3页
南阳丰山古文化研讨 _第4页
南阳丰山古文化研讨 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阳丰山古文化研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南阳丰山古文化研讨南阳丰山古文化研讨南阳丰山古文化研讨南阳丰山古文化研讨南阳丰山古文化研讨  一、丰山的古代神话传说  丰山,位于南阳市北三十里,南阳著名九架孤山之一,海拔225米,西与蒲山相峙,东、北临白河之滨,占地面积约平方公里。山体为地台型浅海相石灰岩,悬崖峭壁,怪石林立,历代充满着众多的神秘故事,最重要的文献记载见于《山海经·中山经》[1]:“又东二百里,曰丰山,有兽焉,其状如猿。赤目,赤喙,黄身,名曰雍和。见则国有大恐。神耕父处之,常游清泠之渊,出入有光,见则其国为败。有九钟焉,是知霜鸣。”此文讲述了三件事情:其一是山上住着两个神,一个是“雍和神”,一个是”耕父神”,人

2、们见了他们就预示着将要发生不幸的事情,国家也要发生灾难。东汉张衡在《南都赋》中对耕父神有描述[2];“耕父扬光于清冷之渊,游女弄珠于汉嗥之曲。”晋代郭璞对“耕父神”有更具体的注解[3]:“耕父、女魃皆旱鬼,囚溺于水中使之不能为害。”其二讲述山上有九口钟,每当冬季下霜时,山体自身会发出钟声。郭璞解释为:“霜降则钟鸣,物有自然感应而不可为也。”[3]其三讲述丰山脚下白河水回旋处一个深潭叫“清泠渊”,它深不可测,里面住着“耕父神”[3]。  郭璞注:“清泠水在西鄂县山上,神来时水赤有光耀,今有屋祠之。”[3]从上古时期,就有许多神话传说发生在丰山。我国大型历史丛书《中华历朝兴亡通鉴》上

3、古篇,第十三回,题名为《丰山见异物,房王兵扰民》详尽的讲述了帝喾及随行在丰山所遇到的神秘故事[4]。《搜神记》第八卷第五章《丰山之盟》以整章篇幅生动描述了耕父神与蚩尤在丰山及清泠渊活动的细节。《庄子》记载了“北人无择”在“清泠渊”自尽的故事:舜以天下让其友北人无择,北人无择曰:“异哉后之为人也,居于畎亩之中而游尧之门。不若是而已,又欲以其辱行漫我。吾羞见之。”因自投清泠之渊。还有一说,古有北人无择,清身洁已,疾世人浊,自投清泠之渊。《三国史籍》让禅令:当奉还玺绶为让章。吾岂奉此诏承此贶邪?昔尧让天下与许由,子州支甫、舜亦让于善卷、石户之农、北人无择,或退而耕颖之阳,或辞以幽忧之疾

4、,或远入山林,莫知其处,或携子入海,终身不返,或以为辱,自投深渊。北人无择在上古时期以洁身自好,疾世人浊的做风而成为据有高尚品德的著名人物。而发生在清泠渊的另一件事,演变为成语典故叫白龙鱼服[5],被编入中国成语大词典。讲述白龙在“清泠渊”化装成鱼的样子而遇难,旧时比喻贵人微服出行而遇险。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  对曰:“我化为鱼,固人之所射也。”天帝曰:“鱼故人之所射也。若是,渔且何罪?”后来也比喻自己降低身份,因而受辱。张衡《东都赋》提到:“白龙鱼服,见困豫切。”李白诗《枯鱼过河泣》:“

5、白龙改常服。偶被豫且制。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作书报鲸鲵。勿恃风涛势。涛落归泥沙。翻遭蝼蚁噬。万乘慎出入,柏人以为识。”以上史料说明,在上古时期,丰山已经承载着厚重的河洛文明元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古代各民族在幻想中在神话中经历了自己的史前时期。”神人共存的典籍遍存于史前文化典籍中。丰山的地理位置处于远古时期的文化交融地带,《国语·周语下》:“禹治水时,共工从孙四岳佐之,功成之后,胙四岳国,命为候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据考证,姜、吕都在南阳。到了西周,申伯被封在南阳,固守“南土”,他的疆土直接含盖了丰山地域。西汉时这里称“西鄂”。丰山东距离张衡墓不足十里,南与黄

6、山文化遗迹遥遥相望(属仰韶文化类型遗址),下临繁华的航运交通要道白河,田野交隔,村落密集,历来为文人墨客云游之地。它独立于白河岸边,更显得孤秀挺拔,还有自身“霜降自鸣”不可解释的感应天地现象和深不可测的“清泠渊”,自然成为当时人们的神话传说焦点,整个丰山充满了浓厚的神秘色彩。晋代郭璞注:“清泠水在西鄂县山上,神来时水赤有光耀,今有屋祠之”[3]。就证明了那时丰山就有专供祭祀山神的祠堂建筑物。那些被列为中国神仙名册里的雍和、耕父、蚩尤、白龙、北人无择、豫且等诸多神仙游历于此,重多的事件、典故、成语发生在这里,也就很自然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是丰山的最好写照。  二、丰山文化的

7、繁荣与传播  到了唐代,丰山做为文化栽体,得到了前所末有的发展。特别是佛道两家先后在丰山山顶和东麓建庙立佛,积淀了历代文人墨客大量的诗词题记。摩崖石刻形成规模。三窟九洞,洞洞相连的石窟造像群镶嵌于山体北面的崖壁之中。这时的唐代,为避唐高祖李渊的名讳,在先前石壁上刻有的“清冷渊”题词旁边又题了“清冷泉”三字,巨大的“清泠渊”和“清泠泉”字体苍劲有力,豁然醒目。山顶建起了佛教寺院,与白河对面的竹园寺隔河相望[6]。丰山已经成集自然景观、宗教神仙、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文化圣地。从唐代开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