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8不准?珠峰到底多高

8848不准?珠峰到底多高

ID:16377098

大小:337.7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9

8848不准?珠峰到底多高_第1页
8848不准?珠峰到底多高_第2页
8848不准?珠峰到底多高_第3页
8848不准?珠峰到底多高_第4页
8848不准?珠峰到底多高_第5页
资源描述:

《8848不准?珠峰到底多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作为地球上的明星山峰——珠穆朗玛峰,无论是它的名称,高度,测量方法,都有不小的争议。就连它世界最高峰的位置,都有不少候选者觊觎:如果从海洋中的基底算起,那么夏威夷10200米高的莫纳克亚山(MaunaKea)理应拔得头筹;如果从地心算起,由于地球是一个赤道处半径最大的椭球体,那么厄瓜多尔的钦博拉索山(Chimborazo)当仁不让;如果“比高”的范围扩大到太阳系,那么火星上20多千米高的奥林帕斯山(OlympusMons)夺冠就毫无压力了。【从尼泊尔海拔5000多米的KalaPatthar山顶眺望珠穆朗玛峰,这也是喜马拉雅山南麓最佳的珠峰观看点。图片来自wikicommons】

2、你可知Everest,不是我真姓说到珠峰的名字,西方人把它叫做“额菲尔士峰”(MountEverest),尼泊尔人称为萨加马塔峰(Sagarmatha),中国人则按照其藏语名字,称为珠穆朗玛峰(Qomolangma),意思是“第三圣女”。1852年,英属印度测量局用大地三角测量法对珠峰测量,确定为世界最高峰。经过进一步校准,局长安德鲁•华夫(AndrewWaugh)于四年之后发布了测量成果——8840米,并用他前任乔治•额菲尔士(GeorgeEverest)的姓冠名珠峰[1]。事实上,早在康熙年间,清政府便派出专员进入西藏测绘。在1717年完成的《皇舆全览图》上,中国测绘者已标

3、出珠峰的位置,按藏语定名为“朱母朗玛阿林”[2]。中国也曾使用过“额非尔士峰”这一音译名。后来,地理学者王鞠侯先生撰文为珠峰正名,建议采用珠穆朗玛峰这一藏语名称,意见很快就被大家采纳[3]。而尼泊尔在1951年独立后,则恢复了他们本地对珠峰的传统称谓——萨加马塔峰,意思是“世界之巅”。高高低低,测量方法大不同测绘学中,高程是某一点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度。当这个基准面是平均海平面时,就是海拔。谈及珠峰的高程,似乎有无数个选择让人莫衷一是。许多国家在不同时期,都对珠峰高度进行过测量。最近,珠峰脚下的尼泊尔也开始加入进来,计划用两年时间,通过GPS技术测量珠峰高度[4]。【这是珠峰测量历

4、史上比较重要的几次测量数据,珠峰高程分岩面和雪面高度,岩面高度为雪面高度与冰雪层厚度之差。】许多国家给出的高程有所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测量方法的不同。测量高程的常用传统方法包括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最主要的就是水准测量,它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两点间的高差,精度较高。三角高程测量通过测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天顶距推算高差,不受地形条件约束,但精度较低。气压高程测量则根据大气压力随高程变化的规律,用气压计测定两点的气压差推算高差。它受气象变化影响大,精度最低。20世纪初,国外科学家就用气压的方法测出过8882米的珠峰高度,偏差可见一斑。现代的GPS技术,则通过全球

5、卫星定位系统,直接或间接得到某点的高度。由于集测量精度高,容易操作,易于携带等诸多好处于一身,该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5]。【上图为水准测量原理,通过中间的水准仪观测两边标杆的刻度,刻度之差即两点间高度差。下图为三角高程测量原理,通过观测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和竖直角α,运用三角函数得到两点高度差。果壳制图:V晶V】此外,各国采用的高程起算面不同,也会影响最终结果。中国采用的是黄海标准,而印度采用印度洋标准。不同海域的海平面高度是不一样的,如巴拿马运河的太平洋侧海平面,就比大西洋侧海平面高20厘米。而且,起算面会随着时间和测量技术而改变。中国2005年的起算面,就比1975年提升了约

6、0.7~0.8米,让珠峰平白无故就低了0.7~0.8米[6]。8848,8850,8844目前,印度的8848米,美国的8850米,中国的8844米,是最常被提及的三个数值。大家耳熟能详的8848米,其实有印度和中国两个版本。1952~1954年,印度测量局征得尼泊尔同意,把三角测量推进到尼泊尔境内,最后计算出珠峰高程为8847.6米。1975年,中国国家测绘局在1966~1968年测量的基础上,对珠峰进行再次测量,得出新的珠峰高度——8848.13米[7]。尽管两国的数据四舍五入后都是8848米,但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首先,印度版的8848米是“雪面高度”,而我国采用“岩面高

7、度”。此外,1975年,中国第一次将测量觇标带到了珠峰峰顶[5]。觇标是一种测量标志,架设在观测点上,作为观测、瞄准的目标。珠峰峰顶是一个3米×9米的平台,要从不同的角度瞄准一个27平方米的范围,目标点难以一致,而觇标的使用,解决了这一问题。可惜,由于两个高度表面上的近似,中国后测得的8848米的重要性,在国际社会常被低估。【1975年登山人员立起的3.51米高的红色金属觇标,永久地留在珠峰峰顶,并成为许多登顶人员合影留念的对象,直到为冰雪覆盖。图片来自xinhua.net】1999年5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