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江苏省如皋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

【政治】江苏省如皋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

ID:16378579

大小:273.97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09

【政治】江苏省如皋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_第1页
【政治】江苏省如皋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_第2页
【政治】江苏省如皋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_第3页
【政治】江苏省如皋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_第4页
【政治】江苏省如皋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江苏省如皋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如皋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初调研测试政治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有人将此称为三大哲学问题。这表明A.对人类起源的思考从根本上决定了哲学的产生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2.亚里斯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这一观点的实质是A.主张哲学应当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B.主张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C.强调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D.强调哲学

2、应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历史建筑在城市改造中“不小心”成了“记忆”,是时下国内一些地方城市发展中的常见现象。而在国外,常见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城门、古堡横在马路中间,他们的理念是:“既然我们还没想清楚该怎么办,那就留给后人处理好了”。从中西方对古建筑的不同态度可以看出A.国外推崇守旧主义,是回避矛盾的唯心主义B.中国的城市建设主张历史虚无主义,在发展中解决矛盾C.不同的哲学决定了不同的世界观17D.世界观不同,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就不同4.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下列与此哲学观点相近的是A.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先有此理B.君子喻于义,小

3、人喻于利C.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5.“万物皆有思想”的论调违背的哲理是A.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B.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C.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D.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由此可以推断,马克思主义哲学①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②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③是无产阶级用来改变世界的学问④归根到底源于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人脑产生意识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该观点暴露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A.机械性B.形而上

4、学性C.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D.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8.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从哲学角度看,孟子的这一主张17A.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属于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C.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世界的本原D.把客观精神作为世界的主宰和本原9.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证明此命题需要的条件是①自然界是客观物质的②人类社会是客观物质的③人的意识是人脑这一物质器官的产物④意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当前的对象,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创造一个

5、幻想的世界。所以,人的意识也即思维着的精神被称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们如此评价意识,主要是强调意识活动具有A.主观目的性B.自觉选择性C.主动创造性D.直接现实性11.成语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是中国语言的精华,蕴含着宝贵的文化财富和哲学思想。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揭示正确的有①田忌赛马抓住时机促成质变②围魏救赵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③邯郸学步从实际出发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④拔苗助长促进事物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712.“忍”是一种境界,右侧漫画对“忍”的理解告诫人们①必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②要区分必然与偶然联系③必须坚持真理挑战权威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

6、件的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3.“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人乎!”《易·丰》中的这一观点蕴含的主要哲理是A.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和绝对的B.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C.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D.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4.人们用“顺藤摸瓜、顺水推舟、庖丁解牛、因风吹火”等词语来形容做事情需要A.发挥主观能动性B.尊重客观规律性C.树立全局观念D.承认世界的物质性15.科学家焦耳曾多次做实验,试图发明永动机,经过多次失败后,他得出“要科学,不要永动机”的结论。永动机不可能造成,其必然性在于A.事物总有相对静止的状态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

7、到客观规律性的制约C.离开物质谈运动是荒谬的唯心主义D.永动机属于旧事物,最终会走向灭亡16.当前,谢师宴成了人们的议论焦点。赞成者认为,谢师宴加深了师生情、亲友情,是一17种有效的人际交往方式。反对者认为,谢师宴大量耗费时间,造成惊人浪费,助长了社会陋习,当属革除之列。人们之所以对谢师宴持不同看法,是由于①人们的立场和角度不同,导致对同一客观对象的不同认识②认识对象有选择特性,能向认识主体传递不同的价值信号③价值观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