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福建省南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福建省南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ID:16382733

大小:179.9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9

【历史】福建省南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历史】福建省南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历史】福建省南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历史】福建省南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历史】福建省南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福建省南安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前四单元。本试卷共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

2、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右图甲骨文所示的四个字分别为春、夏、秋、冬。其中“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寓意春种;“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寓意夏长;“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寓意秋收;“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寓意冬藏。由此我们可以推测()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2.一个研究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列举了下列具有代表性的主张①民为贵,社稷次之

3、,君为轻。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④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这一历程反映了()A.仁政思想得到发展、完善B.君主专制逐渐强化C.社会矛盾走向缓和D.思想体系日趋发展并逐步完善3.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直接相关()A.郡县制度的形成、发展B.以“孝道”治天下C.赋役制度的变化D.皇帝制度的形成4.著名的

4、中国史研究专家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B.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5.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一文这么写到:“现在咱们中华民国,虽然不过一个十岁小孩,但咱们却是千信万信,信得过他一定与天同寿。从今以后,任凭他那一种异族……若再要来打那统治中国

5、的坏主意,可断断乎做不到了。任凭甚么10人……若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这回革命,就象经过商周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部落酋长的世界;就象经过秦汉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贵族阶级的世界。”梁启超之所以认为社会“不会退回”,是因为()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③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④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6.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把有归顺、平定之意的归绥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把有开导、

6、教化之意的迪化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7.《中国的近代化》曾这么写道:“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被迫向内地的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极其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A.国民革命的兴起B.土地革命的开展C.抗日战争的胜利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8.中国近代一位人士认为:“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这

7、是资产阶级中哪一学派的政治主张()A.洋务派B.维新派C.革命派D.激进派9.南安一中的学生在进行《中国古代的商业与城市》的研究性学习中,有位学生搜集到这么一则材料:“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下列与该现象说法一致的是()A.日中而市,交易而退B.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10.1962年3月,社会广泛流传这么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

8、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这是周恩来同志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即兴而作,请问该对联出现的背景是()A.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B.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C.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D.中共八大召开,提出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11.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