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历史】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ID:16384218

大小:79.3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9

【历史】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_第1页
【历史】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_第2页
【历史】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_第3页
【历史】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_第4页
【历史】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说在中国古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主要强调了()A.以德治国B.等级秩序C.人性本善D.君权神授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仅体现了各派别间的相互学习与吸收,而且体现了派别间的相互竞争。“是无父也”、“是禽兽也”的批评针对的是()A.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B.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D.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3、“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

2、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请根据所节录文献内容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一派的观点(  )A.儒家 B.道家C.墨家D.法家4、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D.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5、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化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是:()A.《天王

3、送子图》B.《洛神赋图》C.《清明上河图》D.《步辇图》6、某学者在评价中国17、18世纪的科技时强调:“在中国,技术的发展跟不上科学的发展,它在原地踏步。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无疑是中国的□□□,不必发明机器来节省人力。它是由地方性的人口过剩产生的贫穷的永久性受害者。”根据该学者的观点,你认为空格部分最合适的内容应该是()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人力资源太过丰富C.专治体制腐朽僵化              D.商业发展缓慢迟滞7、“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更新

4、,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体现在(   )8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张之洞的《劝学篇》 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8、某报报道:“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未铲除殆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人或事)……当然接踵而生,毫不足怪。”这则报道应出自下列哪一份报刊?(   )A.《国闻报》 B.《时务报》 C.《新青年》 D.《民报》9、近代中国思想界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下面能分别体现这两个步骤的

5、标志性事件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0、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是()A.阶级斗争分析法           B.“三个有利于”标准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11、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6、,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12、严复晚年说:“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对严复上述言论理解错误的是()A.放弃进化论B.重新评估传统C.反思西方文明 D.肯定孔孟之道13、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

7、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A.驱除鞑虏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D.扶助农工14、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8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5、东西方先

8、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