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作业题(附答案)

马克思作业题(附答案)

ID:16385999

大小:123.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8-09

马克思作业题(附答案)_第1页
马克思作业题(附答案)_第2页
马克思作业题(附答案)_第3页
马克思作业题(附答案)_第4页
马克思作业题(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作业题(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否认世界统一性的哲学是D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相对主义D.二元论2、旧唯物主义关于意识能动性的观点是BA.承认意识能动性B.抹煞意识能动性C.夸大意识能动性D.有时承认意识能动性,有时抹煞意识能动性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客观实在性”是指C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B.物质的具体形状和结构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4、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DA.事物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方面B.事物中消极的方面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D.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5、运动是物质的AA.根本属性B.唯一

2、特性C.外部现象D.内部本质6、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指CA.物质的位置移动和数量的增减B.从物理运动到生物运动的转化C.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D.客观事物的前进上升过程7、“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句话说明了B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B.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D.唯物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统一8、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AA.辩证统一的关系B.内外关系C.因果关系D.等同关系9、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B25A.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10、事物的质变是指D

3、A.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B.事物在场所方面的变更C.事物处于相对平衡的、相对静止状态D.事物性质的变化11、量变是指DA.事物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B.事物的变化由简单到复杂C.事物的显著突变D.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12、事物螺旋式发展的根本特征是AA.上升性B.重复性C.回复性D.循环性1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BA.它的存在性B.它的物质性C.它的可知性D.它的矛盾性14、坚持世界是多样性统一的观点是B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机械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15、“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B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4、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1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看成BA.原子B.一种或某种可以直接感知的东西C.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D.意识的产物17、物质的唯一特性是BA.存在性B.客观实在性C.运动D.发展2518、“物是感觉的复合”这个命题表达的是A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19、“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表达的哲学观点是CA.唯心主义的B.唯物辩证法的C.相对主义诡辩论D.形而上学20、“扬弃”是AA.既克服又保留B.抛弃C.既保留又继承D.矛盾的调和21、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

5、C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22、关于意识的本质,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D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B.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C.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D.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23、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BA.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B.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C.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D.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24、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CA、一切从群众意愿出发B、一切从已获得的经验出发C、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D、一切从理论

6、原则出发25、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D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26、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认为DA. 事物发展过程的开始阶段只有差异,后来才有矛盾B. 矛盾解决意味着矛盾终止25C. 矛盾只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D. 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27、辩证的否定是AA. 事物的自我否定B. 绝对的否定C. 外力强加于事物的否定D. 对事物的任意否定28、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CA.  本原和派生的关系B.  主要和次要的关系C.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  根据和

7、条件的关系29、矛盾的客观性是指AA.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B.矛盾只存在于社会领域中C.矛盾只存在于自然界中D.矛盾是客观世界在主观世界中的反映30、矛盾是AA.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B.对立面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关系C.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关系D.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31、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CA.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认了前进性B.事物发展的间断性而否认了连续性C.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D.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周期性32、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B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B.向着自

8、己的对立面转化C.由偶然向必然转化D.由简单向复杂转化3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