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民故居成爱国教育基地

彭泽民故居成爱国教育基地

ID:16397386

大小:16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9

彭泽民故居成爱国教育基地_第1页
彭泽民故居成爱国教育基地_第2页
彭泽民故居成爱国教育基地_第3页
彭泽民故居成爱国教育基地_第4页
彭泽民故居成爱国教育基地_第5页
资源描述:

《彭泽民故居成爱国教育基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彭泽民故居成爱国教育基地作者:陈明红 来源:西江日报发布日期:2012-12-2316:26:41 编者按:在今年公布的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位于四会市城中街道白沙村委白沙村彭泽民故居跻身其中。彭泽民故居为坐西向东三间二进小院,面阔10.7米,深14.3米,占地面积153平方米。彭泽民的年少时光都与这里有关,25岁时他为生活所迫远赴马来西亚,此后在上世纪50年代回过一次故居。多年来,在当地有关部门及其族人的管理和保护下,故居虽然难掩岁月沧桑,但依旧肃然屹立。为此,记者走访了故居,试图沿着一代爱国华侨淡去的足迹

2、,寻找那些激烧燃烧的岁月。      西江日报记者 陈明红  彭泽民故居。(资料图片)  寻访  时隔半世纪村民记忆犹新  一路从白沙村中蜿蜒走来,村里许多人家都建起小楼,几间土砖旧屋“站”在高楼后方,沉默不语。繁华如烟淡逝,徒留一腔“空抱风前水木思”。  记者抬头细看,若不是事先看过图片,很难想象,这间平凡的民居就是彭泽民的故居。看起来和村中其他旧屋没什么两样,青砖瓦檐,屋脊上大片仙人掌向阳而生,鲜艳的对联随风飘摇,彰显出勃勃生机,房屋右侧“四会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标识尤为显眼。  走进屋中,环境甚为明亮,原来是天井里

3、透进来大片光线。屋内先为阶砖地面,第一进左右为耳房,天井左右有廊庑;第二进大厅内左右为房间,彭泽民即在大厅右房中诞生。大厅之间展览着彭泽民各时期的照片、文字材料和手稿复印件等百余幅,中间置有彭泽民的铜质半身塑像。  “他很少回家的,我只记得1952年前后他回来一次,匆忙地吃了顿饭,又离开了。”村里现已年逾90的阿婆麦三娇是彭泽民的侄媳,她介绍,彭泽民离开故乡时,她尚未出生,许多事情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过,那次与回归故乡的彭泽民共吃一顿饭,已经足够令她印象深刻。问及彭泽民当时的样貌,麦三娇笑呵呵地咧开嘴:“穿那个年代时兴

4、的中山装咯!”  与传统名人衣锦还乡扩建居所不同的是,彭泽民一生为爱国事业东奔西跑,很少回家。然而,一说起彭泽民的爱国事迹,故居附近的村民都争先恐后地回忆起来。 彭泽民故居内室。(资料图片)  革命      追随孙中山成为共产党密友 彭泽民先生墓座落在北京八宝山上。(资料图片)  “革命元勋,华侨楷模”。这是20世纪80年代主持侨务工作的叶飞同志为当时农工民主党中央举行纪念彭泽民诞辰110周年会上送来的题词。        彭泽民于1877年11月出生在广东省四会市清塘镇白沙村,字锦泉,号镛希,为家中长子。由于家境所

5、迫,15岁时被迫弃学从工,25岁离乡别井前往南洋谋生,接受了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教育,成为南洋最早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党人士中的忠实信徒之一。  他是孙中山同盟会的老会员,领导华侨支持北伐战争,是著名的国民党左派元老,中国共产党的密友。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彭泽民在中国国民党芙蓉总支部悼念孙中山大会上,追述了孙中山革命的一生,表示要矢志不渝地继承孙中山的遗志。9月,他被选为国民党马来西亚芙蓉总支部书记长。第二年,在广州国民党二大会议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任海外部部长。  彭泽民回国后,目睹国民党右派阴谋破坏孙中山

6、三大政策的一幕幕丑恶行径,对于分裂出一个国民党右派十分担忧,认为这对国民革命是一个很大的不幸。他为此特地请教了毛泽东,毛泽东安慰他说:“从国民党自身的历史和结构成分来看,国民党右派分裂出去是一种必然的现象。我们虽不必以此为喜,却断不是什么不幸的事。因为它并不足以阻碍中国的国民革命。”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彭泽民参与宋庆龄、邓演达、毛泽东、林伯渠、董必武、恽代英及其他一些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联名发表的《讨蒋通屯》,痛斥蒋介石的反革命罪行。同时极力反对汪精卫“清共”诡计;并秘密告知中共领导人吴玉章、林伯渠,

7、然后毅然去南昌参加“八一”起义,被推选为革命委员会委员。  彭泽民解放后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侨联副主席;1951年任农工民主党中央副主席,于1954年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56年10月1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病重期间,他曾为自己写下一首自挽诗:“大局方兴,忍言归去?生机活泼,何用悲为!”      行医      济世救民发扬中医事业  世人皆知彭泽民曾为爱国华侨,成为孙中山的信徒、共产党的挚友,其实他同时也是济世救民的医生。  他早年随伯父学习中医,1933年他参加蒋光鼐、蔡廷锴等发动

8、的“福建事变”。事变失败后,他返港入名医陈伯坛开办的中医专科学校进修6年,毕业后在港挂牌行医。在行医过程中,他始终情系革命,曾以行医所得收入,支持患难中的革命同志。  毛泽东说:“中医是我们的国宝,但也不能搞一条腿,要搞两条腿,中西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知道彭泽民对中医很有造诣,几次同他商谈改进和发展中国医学问题。他从事中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